
一、动物种属马科(Equidae)是现存奇蹄目中种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人们最熟悉的一科,全部成员均可归入马属(Equus),分布限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家马(Equus caballus)是现存数量最多的奇蹄目成员,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家马是欧洲野马或称泰盘野马的后代,二者学名相同,欧洲野马已于1876年灭绝,此名就单指家马。1881年人们又发现了另外一种野马,称为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或蒙古野马,也简称野马。普氏野马可能也是家马的祖先之一,有人认为和家马属于同一种。现有的普氏野马都是早期捕捉到的几批野马的后代,此后很长时间野外没有确切的野马的纪录,恐怕野生的已经灭绝。非洲野驴Equus (asinus)是家驴的祖先,二者列为同一种,非洲野驴分布于非洲东北部的干旱地区,目前数量已经非常稀少,但是家驴却被人带到世界各地,因为适应力强,有些再次野化。亚洲野驴Equus (hemionus)是亚洲仅有的野生马类,体型介于驴和马之间,分布于亚洲的开阔地带,有数亚种,多数处于濒危状态,其中青藏高原的野驴常被单列为西藏野驴(Equus kiang),数量相对较多,印度和波斯的亚种有时也被单列为波斯野驴(Equus onager)。普通斑马(Equus burchellii)是奇蹄目中现存唯一野生数量比较多的种类,分布于非洲东部到南部之间的广大开阔地区,是非洲原野的象征性物种,亚种较多,其花纹有一定区别。南非曾经有一种拟斑马或称斑驴(Equus quagga)和普通斑马外形比较相似,但花纹区别较大,身上仅部分地方有条纹。拟斑马已于1883年灭绝,新的研究表明拟斑马可能只是普通斑马的一个色型。山斑马(Equus zebra)是最早被命名的斑马,也是现存体型最小的野生马类,分布于非洲南部和西南部的山区,数量稀少。细纹斑马(Equus grevyi)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野生马类,条纹细而密集,分布于非洲东北部,处于濒危状态。
体格匀称,四肢长,第三趾发达,具蹄,第二、四趾退化,仅余退化的掌骨和跖骨。如野驴(Equus hemionus),尾的近端部毛短而光滑,尾的远端部有披散的长毛。分布在我国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一带。野驴为家驴的祖先。野马(Equus przewalskii),为家马的祖先,原产地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我国新疆交界处。1880年由俄国探险家在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发现并报道,20世纪初德国人曾在新疆和蒙古搜捕到数十头,饲养于国外动物园。现在野外是否还生存着野马,是国际动物学界的一大疑问,人们寄希望在新疆北部。1974、1981、1982年,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和新疆的几个单位,先后组织考察队,深入准噶尔荒漠等野马产地考察,结果未取得野马存在的确凿证据。目前在准噶尔盆地建立了野马放养繁殖中心,把动物园中栏养的野马放回大自然以取得复壮和繁殖,这也是挽救野马免于绝灭的一个重要措施。至于自然界到底还有无野马存在,仍是动物学的一个谜。
二、明朝将领崇祯初即从李卑平流寇,后归洪承畴麾下。李自成欲入川,科与曹变蛟败之,并穷追之至潼关,参与潼关南原大战,大破闯军。旋任山海关总兵,从洪承畴援锦州,与王朴等溃归。
三、上海京剧院导演【题像】国家一级导演,河北保定人。1942年考入夏声戏剧学校,1949年毕业,随校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文工团,又随团并入华东实验京剧团、上海京剧院。1955年入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进修,1958年回院正式任导演。原学京剧武生,受到生旦净丑名家指教,在校已能顶演各种角色,并试着导演话剧小戏。1954年为周信芳名剧《文天祥》做舞台监督,实际任复排导演,1958年起,导演过京剧、话剧、越剧、淮剧、滑稽戏、粤剧等十余个剧种70多出戏,其中京剧《红色风暴》、《赵一曼》、《海瑞上疏》、《武则天》、《战海浪》、《海港》、《宏碧缘》、《曹操与杨修》、《盘丝洞》及越剧《西园记》、粤剧《潮涨潮落》、黄梅戏《红楼梦》等具有广泛影响。他出身戏曲,且系统地接受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系的训练,在长期实践中把中国传统戏曲演剧体系与西洋演剧体系相结合,不失中国戏曲本色,形成独特的导演艺术风格。现为上海戏曲导演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