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四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锅 盔:颇负盛名。相传唐代修筑乾陵时,工程浩大,士卒甚众,做饭困难,兵士们有人用头盔做锅,烧烤面饼,颇为好吃,这一办法便于工作在地上传开来。后以人们改进,发展成今天用平底铁锅烙成的“锅盔”馍,现在的乾州锅盔,取精细麦面,做成直径八寸,厚六分的圆饼,用炉火上烘下烤。烤成后外表黄白相间,内瓤起层,闻则幽香,食则甘美,久放不坏,便于携带。

挂 面:系用精粉手工制作,细若发丝,洁白光韧。先在开水中煮熟捞出,在凉开水中冲过,再捞成小撮,调成酸汤,以鸡蛋洛饼,嫩韭菜、白菜心切碎做为“漂稍”浇在捞好的面条中,做也叫“浇汤面”,酸香可口,滋味鲜美。相传修建乾陵时,士卒和民工,不分酷暑严寒日夜苦干,当地群众为使他们能吃上面条,便把擀好切细的面条搭在竹杆晒干切断捆把,连同调好的酸汤送到工地,让士卒和民工在劳动之余,下

馇 酥,:也是乾县著名小吃,用马油和面,包以冰糖,青红丝、绵白糖作馅,入锅油煎,饼即发起成泡,颜色金黄,香酥可口。据传馇酥原为宫中食品,唐代祭祀乾陵时作为供品敬献,随之流传到民间。因马油难得,故今多以大油代之。

豆腐脑,:传说,修筑乾陵时士卒工匠们用黄豆磨成豆浆,冲沸后饮用,后来有人不慎将石膏掉入豆浆中,豆浆即凝结,有人放胆去尝,很是好吃。此后便有意在作好的豆浆中加适量石膏让其凝结,一种新的食品就这样产生了。因见其状酷似脑髓,故起名豆腐脑。一直流传至今。乾县豆腐脑由于水质特别,制成后颜色雪白,柔嫩光洁,翻而不散,搅而不断。再加上调料讲究,醋用大香、桂皮熬过,辣面用菜油浇开泼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