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2002年5月11日奉城、洪庙、塘外三镇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三建一,组成新的奉城中心镇。
新奉城镇位于上海市郊南部奉贤区境内东部。现状镇区由奉城、洪庙、塘外三个城镇型社区组成。镇域范围东西约11.5公里,南北约8.5公里,总面积72.63平方公里。共辖40个行政村,总人口为8.01万人,是奉贤区部地区的历史古镇,也是上海市郊著名的大镇。
奉城镇:面积110.65平方千米,人口约11.28万,驻镇东街85号,邮编201411。辖:老区、新区、塘外、洪福、头桥5个居委;灯民、高桥、陈桥、八字、路口、觉民、久茂、爱民、永益、共耕、启民、太平、一致、东门、城东、南街、奉城、北门、白衣聚、盐行、墩外、团结、大门、褚聚、卫季、胜利、三角洋、海民、护海、盘灶、柴场、洪北、洪庙、洪西、洪南、协新、同心、朱新、镇北、集贤、陆桥、花厅、红旗、和平、冯家、幸福、戴家、新亚、水墩、联工、民爱、二桥、蔡桥、新市、新北、朝阳、南宋、建国、北宋59个村。
二、地理位置
奉城镇的交通极为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对外交通联系极为方便。距浦东国际机场35km,距虹桥机场50km,距海港新城20km,距卢浦大桥40km,距奉贤区政府所占地南桥镇17km。镇城境内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河道纵横,水网完整。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奉城镇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和人口,土地的社会经济资源。
三、新镇建设
在“十五”期间,上海市将奉城镇作为“一城九镇”发展中的“一镇”进行定位,给
新城区规划奉城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良好的宏观环境,为奉城镇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做好了一切准备,奉城镇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目标更加清晰。
工企业区奉城中心镇的规划以及城市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国外先进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强调人、城市、自然的密切交融,充分利用西班牙城市布局和建筑风貌的独特语言,原汁原味的体现西班牙城镇风貌特征的二十一世纪生态镇。
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农业向规模化经营集中”的要求,中心城镇建设和人口。产业集聚,是奉城镇发展的中心战略,重点发展中心镇镇区。
根据规划:镇域规划范围,以原奉城、洪庙、塘外三镇合一后的城镇为规划范围,总面积72.63平方公里。镇区规划范围,西始规划A3高速公路,东至洪福寺,北起川南奉公路改线段,南至A30高速公路,总面积16.08平方公里(含中心镇综
居住环境合工业园区5.47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布局集中表现镇区功能布局的空间特征:三轴五区。
一轴:川南奉公路。与A30高速公路、互洪路立交二个互通式立交与区内公路网相衔接,中心镇的对外效能联系极为方便。
二轴:兰布拉大街。为镇区主要发展轴,兼具休闲、观光、交通功能于一体的主要景观大道,通过富有西班牙特色风貌等多种手段的有机组合,为奉城镇核心景观之一。
三轴:浦东运河、以运河为水上旅游发展轴线贯穿全区,建设滨江绿化空间,利用景观条件发展居住、休闲、旅游设施。
一区:西班牙特色风貌区。即奉城镇中心镇新的居住、行政、商业、金融和文化休闲中心。该区的空间景观和建筑风貌,将原汁原味的体现出西班牙城镇特色风貌。
二区:古镇特色风貌区。即原奉城镇区,建设具有保护、生态、景观、休憩功能的环境绿带,及环境良好、配套服务设施齐全的、具有江南古镇特色风貌的居住区。
奉城农业三区:综合工业园区。西起A3高速公路,东至奉新公路,北接川奉公路改线段,南至外环线路。园区内配套建设二座45KVA变电站等市政设施和相应的办公服务设施。
四区:旅游休闲度假区。即同心港以东原洪庙镇商业和文化休闲中心,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田园风光旅游和度假休闲的旅游地。
五区:生产研发区。即兰布拉大街以南原洪庙工业园区位置,处于中心镇内部,为奉城镇产业发展、物流装备及其它产业提供研究发展基地。
规划中的中心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总体风格呈现带状的城镇布局、良好的生态环境、亲切的建筑空间,以及独特的西班牙建筑风格有机组合,创造出亲切宜人的城镇空间和建筑景观,均突出反映了西班牙地中海城市的特征。经过10—15年的发展建设,奉城镇将逐步建成奉贤区东部地区,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居住、旅游等功能于一体,体现了二十一世纪上海大都市发展水平,并具有西班牙城镇特色风貌的现代化城镇[2]。
四、人文历史
据元代徐硕《至元嘉禾志》等记载,该地原名青墩,又名墩明,因海寇来犯时,墩上举火为号,因此得名。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地设青墩盐场,后绿树成荫,改称青林。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筑里护塘后,盐民、渔民群居,渐成村落,
奉城是历史古镇青林遂改名青村。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筑青村城堡御倭,置守御千户青村所。明正德年间,改称守御青村中前千户所。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县时,县署初居南桥,雍正九年迁青村所城,从此奉贤县城一名代替青村所城。民国元年(1912年)县署复迁南桥后,该地为城厢、城市建制,设有县司法署。后设区、镇公所和奉城坊等行政机构,辖区广至今头桥、分水墩、东新市、蔡桥、梁典、周家弄和塘外一部分。
古城筑有城墙。明正德《松江府志》载:“青村城在金山城东一百里,周围六里,高二丈五尺。池广二十有四丈,深七尺余。城门四,上各有楼,外各有月城楼四,敌台十有一,箭楼二十八”。清光绪《重修奉贤县志》载:“周围六里,高二丈五尺,雉堞一千七百六十六。旱门四:东曰朝阳,西曰阜城,南曰镇海,北曰拱辰,其上各有丽谯。入城皆陆地,故无水门;外有月城四座,窝铺一百三十座”,县署,清雍正十年(1732年)起建,有照墙、仪门、大堂、二堂、燕室及牢狱等。文庙,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建,有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大成殿,东附建学署等。言子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有头门、道南学舍及附惜字局等。肇文书院,清嘉庆十年(1805年)建,有照墙、头门、仪门、讲堂及文昌阁等建筑。城隍庙,明洪武十九年建,有照墙、头门、仪门、歌台、大堂、二堂、寝宫等。万佛阁,明化建,有大殿、楼阁等建筑,环垣踞堞,戍楼屏前。此外,还有魁星阁、同善堂、先农坛、武庙等明清古典建筑。
奉城街呈“十”字形,有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之分。旧时大街之北又有一街东西绵亘,曰奉贤街,后称古游里,相传子游曾到此,故名。
民国26年(1937年)11月,奉城遭日军炮轰,古建筑精品县署、文庙、学署、书院及部分城垣毁于一旦。
奉城是该县早期共产党地下活动中心。土地革命期问,中共党员刘晓、李主一等在潘公祠内创办曙光中学,建有中共曙光中学中心支部、中共浦东县委和共青团组织,民国17年(1928年)被当局查封。
解放后,奉城一直是区、乡、公社党政机关所在地。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和市属农场的建立,奉城更趋繁荣,为奉贤第二大镇。奉城是本县东乡农副工产品集散地。乡脚远及沿海五四、燎原农场和四邻头桥、四团、平安、团外等地,街市终年熙熙
百货综合市场攘攘,顾客应接不暇。商业、物资供应网点呈多种经济结构,1984年底有县物资供应站、供销社、合作商店、工业公司、副商公司和个体工商户。奉城供销社等9个商业单位,设有58个服务门市部、6个收购站和6个加工场,此年,商业销售总额达3073.83万元。以十字街为中心,东南两侧为商业闹市,除有各类商业门市外,也辟有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行业有手工业、五金、百货、饮食、水产、水果和服务业,月营业额20万元。农村集市贸易活跃,沿海特产鱼虾之类溢市,短途商贩充斥,市价受市塘桥地区行情制约,货易脱手,全年上市59800人次,成交额112.64万元,日均上市164人次,成交额3086元。
工厂有县轧花厂、水泥船厂、毛纺厂、制镜厂等6家。制镜厂生产的民用生活镜,为国家轻工业部部管产品,盒式旅行镜等产品外销东南亚、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另有乡、村办的仪表厂、机械厂、粮油厂、木器雕刻厂、沪光锁厂等16家。木器雕刻厂的产品,是传统民间工艺品,外销日本等地。1984年,镇区工人4286人,产值3191.87万元,利润409.02万元。
奉城是该县东乡陆路交通枢纽。位于里护塘外侧的奉城汽车站,为1982年新建,属二级汽车站,是上海市郊乡镇集镇中最大的汽车站。公共交通线有西奉线、西团线、西五线、西燎线、奉柘线和塘四线,呈蜘蛛网形,可东达四团、团东,南至平安、五四农场,西趋南桥、西渡,北通市区塘桥,西南通柘林和燎原农?H辗⒊?80多班次,日均运量1万多人次。
曙光中学奉城也是本县东乡文教、卫生中心。学校有曙光中学、奉城中学、奉城小学、东门小学和幼儿园。曙光中学是县重点中学,学生招自东乡各地,历年来升学率较高。医院有县属奉城医院和乡卫生院。奉城医院是东乡地区性综合医院,有29个科室、250个床位,能施行骨科、胸外科、泌尿科及脏器等各种手术。原旧县署址建有奉城影剧院。1983年新建文化中心大楼。
街道原为清道光年间所铺石板街,1975年拓建为水泥街,宽10米,两侧高楼相对,有乡政府、运输站、街道居委、邮电局、药店、饭店、旅馆、文化中心、百货、五金公司、杂货店、银行、幼儿园等大楼多幢。里护塘外侧新建有居民住房建筑群。
镇内建有多处日军暴行碑记,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铁证。
曙光中学旧址和李主一烈士纪念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奉贤古城墙,今留有拱辰门月城城墙一段,在西北角高土墩下还埋有约40米长的明代城墙。奉城万佛阁尚存,大殿结构较完整,雕刻具有明代艺术风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