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蜜为什么被称为热带“水果皇后”?
菠萝蜜以味甜如蜜、香气浓郁、果实奇大而出名,海南的菠萝蜜更是如此。菠萝蜜也叫“树菠萝”、“木菠萝”,还被称为热带“水果皇后”。菠萝蜜在海南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原产印度和马来西亚,后由印度传入我国海南岛,从此,在我国南方各地也有栽培。菠萝蜜是常绿大乔木,树姿态雄伟,树高达二三十米。花单性,开小花结大果,果实有30厘米至60厘米长,一般重20公斤,最大的可达40多公斤。菠萝蜜开花结果与众不同,四五岁的幼树在主枝上开花结果。随着树龄的增加,部位逐步下移,并会出现老茎开花挂果的奇观。更有趣的是,树到老年,主根上也会结果实。菠萝蜜有30多个品种,分为两类:硬肉类和软肉类。每年春天开花,夏秋间果熟,成熟时香气飘溢。果肉含有糖分、脂肪、蛋白质,味浓甜;仁核含有淀粉,蒸熟可吃,味似板栗。
佳果何年海外传,香似龙涎落南滇。
中原不识此滋味,空看唐人异木篇。
在西双版纳,植物老茎生花、老茎结果现象比较常见,树菠萝可谓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它的花、果不是开、结在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枝条上,而是开、结在大枝桠或树干上,甚至是在树干基部。
树菠萝为桑科常绿大乔木,又名菠萝蜜、蜜多罗、牛肚子果,果子硕大,球形或椭圆形,最重者可达30公斤左右,表皮有六角形钝刺,成熟时趋近平滑,果味佳美,素有“热带水果皇后”、“留齿香”称誉。成熟的果实既可以鲜吃,又可以制成罐头,未完全成熟的果实则可以当作蔬菜烹煮食用。种子椭圆形,表皮光滑,富含淀粉,大小及味道皆似板栗,可煮食或炒食。
实际上,树菠萝主要有两个品种:一种为干包树菠萝,树干挺直,树冠较小,树皮光滑,叶片小而多呈倒卵形,叶面粗糙,基部楔形,果熟时金黄色,果肉为干包,肉质爽嫩,清香甘甜,人们多喜食用。另一种为湿包树菠萝,树干粗壮,分枝较低,树形开展,树皮粗糙,叶厚革质,浓绿有光泽,多为椭圆形,基部常为圆形,果熟时浅黄色,果肉为湿包,肉质软滑,吃起来有麦芽糖并带有蜂蜜的甜香味浓之感。
树菠萝木材坚硬,色泽金黄,既可用于土木建筑、家具制造、工艺品雕刻,又可制作黄色染料,在西双版纳则是佛教寺院中雕刻佛像、神器、神兽等必不可少的上乘材料。
菠萝树从不服老,老当益壮,树龄越长久,结果越多越大,果味也越香越甜,茎部心材也越坚硬越细密。
树菠萝可能原产印度西高止山,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马来西亚等地,国内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区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