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秦而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上①尝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讟②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造官室 ,而民怨叛者,病人③以利已故也。夫美丽珍奇,固④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⑤而止。王公以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朴,衣无锦绣,公私富给⑥。

(选自《纲鉴见易知录》)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②讟(dú):怨言。③病人:使人受害。病,使动用法。④固:本来,固然。⑤鉴于秦的灭亡,就是以秦的灭亡作为镜子。⑥给(jǐ):富裕,充足。

【译文】唐太宗曾经对大臣们说:“从前大禹开山治水,老百姓没有说不好的原因,那是因为和百姓共享好处的缘故。秦始皇营造宫殿,老百姓怨恨反对的原因,那是害人利己的缘故啊。美丽的东西,珍奇的东西,固然是人所希望得到的,如果贪纵的欲望没有休止,那么灭亡立刻就会到来。我想营造一座宫殿,一切需要的材料已经齐备,但是鉴于秦朝的灭亡,我就停止下来。王公以下的大臣们都应当领会我的这个意思。”因为这个缘故,二十年来,风俗提倡朴素,人们穿衣不求锦乡,结果国家和人民都富裕了起来。

【简析】选文写了唐太宗如何自觉地抑制一己欲望的故事。唐太宗先举大禹治水为老百姓办好事,得到百姓拥护的正面事例,又以秦始皇大造宫殿劳民伤财,为百姓反对而导致灭亡的反面事例,说明自己“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的缘由。这位皇帝能从巩固本阶级统治着眼来对待营建宫室之事,结果是“公私富给”。这样写,显然是在赞美能以历史教训作为治国借鉴的贤明君主。正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