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卷:Sedum L.
所属科:Crassulaceae
中文名:川滇景天
文献来源:Sedum forrestii Hamet(1912),(1924),(1926),(1929);Frod.(1931)*,in Hand.-Mazz.(1931);K.T.Fu(1974);中国植物志(1984)*;云南种子植物名录(1984);横断山区维管植物(1993).
描述字段:一年生草本,高3—7厘米。主根延长,末端放射出数条线形须根,具纤维状细根。花茎直立或上升,粗约1毫米,自基部分枝,密生叶;不育茎无。叶互生,叶片自下而上为倒卵形、卵形、长圆形至狭长圆形,长4—10毫米,宽1.5—4毫米,先端钝或圆,基部具平截的距,边缘全缘,中脉极细;叶柄无。花序顶生,伞房状,少至多花;苞片同上部茎生叶,稍小;花梗长2—6毫米。萼片5,不等长,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3—5.5毫米,宽1—1.8毫米,先端钝或圆,基部具平截或钝圆的距;花瓣5,黄色,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长3.5—5.5毫米,宽1.5—2毫米,先端钝,具尖头;雄蕊10,常超出花瓣,与花瓣互生的长4.5—5.5毫米,对瓣生的着生于花瓣基部0.5—1.5毫米处,长3.5—4.5毫米,花丝钻形,花药卵形;鳞片5,线形,长1.3—1.5毫米,两端稍扩大;心皮5,直立,披针状长圆形,长3—4毫米,先端渐狭,基部合生,花柱长约1毫米。蓇葖5,长5—5.5毫米,具少数种子。种子长圆形,表面有细乳突,先端具比种子长的细珠柄。花果期7—8月。
分布及生境:产丽江、中甸;生于海拔3 000—4 500米的山坡石缝、流石滩或崖壁隙。模式标本采自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