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胜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潮汕每年农历七月这一个月,盛行“施孤”民俗活动。清《海阳县志》便有“七月赛盂兰会,谓之施孤,又曰普渡”之记载。

“施孤”民俗活动一般为:农历七月初一日下午,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口置放各式各样食物,焚香遍插每一种食物,并焚化纸锭,冥衣冥镪,俗称拜“开狱”。民俗认为这天地下阎王把

阴司地狱里的孤魂饿鬼统统放出来,象征施孤活动的开始。农历七月三十日(小月廿九日),用同样方式拜祭,称为拜“禁狱”。阎王这一天又把那些孤魂饿鬼统统驱回地狱里,施孤活动也至此结束。在此中间,还有两次活动,一次为七月十五中元节日,这一天除家家户户拜祭祖先外,还要施孤;另一次是各乡、社或地段,自行选定日期进行(有的与中元节合一),这次活动称为某地“施孤正日”,礼仪十分隆重,即所谓“盂兰胜会”。除了各家各户备办拜祭的礼品要特别丰盛外,当地还集体高搭彩台,聘请僧人或道士做清醮诵经,普渡孤魂。彩台左侧,用竹和纸扎塑一尊数丈高的白衣大士化身的青面獠牙鬼王,俗称“孤王”,以制服孤鬼镇坛;右侧设无祀孤鬼之位。四周纸制幢幡低垂,阴森凄冷,令人有置身鬼域之感。

施孤的彩台,俗称孤棚,在这里拜祭的祭品,祭后则散发给穷人或让人抢夺,俗称“抢孤”。

盂兰胜会的由来有这样的传说:佛籍中的目连僧因他母亲罪恶深重,死后坠入饿鬼道中,目连送食,可是食物进了她的口,就化为烈火,目连为拯救母亲,求佛指示,佛给他一套盂兰盆经,说念此经,可招来四方之神,一起拯救他母亲。后来,对没人祭祀的孤魂饿鬼,也进行建醮超度祭奠,名为施孤,也叫盂兰胜会,沿袭而有此风俗。

现在潮汕城乡七月施孤活动还是很流行,不过大多简化了。潮汕盂兰胜会的活动还带到马来亚、泰国、印尼、港澳等地,凡有潮人聚集的地方,至今此民俗活动仍很盛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