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赣州市油山镇油山镇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西北部,东邻信丰县西牛镇、大阿镇,南连信丰县正平镇,西与广东省雄市油山镇、孔江乡交界,北与大余县池江镇、南康市龙回镇接壤。油山是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红军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项英、陈毅、陈丕显、杨尚奎、刘建华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及为争取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战的光辉足迹。
全镇总面积159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148个村民小组,134个自然村,共4060户,总人口18670人,耕地面积14375亩,山地面积21万亩。镇人民政府驻红米段村,距县城26公里。省道信池公路(信丰至大余县池江镇)穿境而过,全程路面按三级沥青标准建设。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022.6万元,比上年增长7%;实现财政收入100万元,占任务的105.8%。2002年,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招商引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果业生产、信访工作等五项工作荣获县委、县政府的表彰,获奖项目之多位居全县第二。并且在全市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获信丰县唯一的先进集体。
油山镇位于江西省信丰县西北部,东邻信丰县西牛镇、大阿镇,南连信丰县正平镇,西与广东省雄市油山镇、孔江乡交界,北与大余县池江镇、南康市龙回镇接壤。油山是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红军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项英、陈毅、陈丕显、杨尚奎、刘建华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及为争取革命胜利而浴血奋战的光辉足迹。
全镇总面积159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会,148个村民小组,134个自然村,共4060户,总人口18670人,耕地面积14375亩,山地面积21万亩。镇人民政府驻红米段村,距县城26公里。省道信池公路(信丰至大余县池江镇)穿境而过,全程路面按三级沥青标准建设。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022.6万元,比上年增长7%;实现财政收入100万元,占任务的105.8%。2002年,全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招商引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果业生产、信访工作等五项工作荣获县委、县政府的表彰,获奖项目之多位居全县第二。并且在全市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中获我县唯一的先进集体。
近年来,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县委、县政府“三旗四路三大目标”和“五大一心”的要求,立足本镇实际,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脐橙产业,走兴果富民和旅游开发之路。目前,油山镇有脐橙面积12000亩,脐橙生产专业村3个,大型私营脐橙场1个,即长安园艺场。有赣粤边特委旧址、上乐塔交通站、红军医院旧址、北江源头、油山等大量红色、绿色旅游景点及正在招商开发的油山走马垅生态旅游风景区。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油山人民将摒弃“老区、老表、老实”的落后形象,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力打造“求新思变、诚实守信、开明开放、善谋实干”的时代新形象。
风景区及革命旧址简介
走马垅生态旅游风景区
走马垅生态旅游风景区因有走马垅水库而得名,该库水面近2000亩,库容量达2300万立方米,库内大小岛屿20多座,库岸曲折多变。放眼望去,水面波光粼粼,浩渺一片。库岸岭秀峰奇,林木葱郁,形成山水共一色的湖光山色。
与走马垅水库紧连的是2000多亩的生态观光果园,漫山遍野是翠绿的脐橙树。春天,满园花香,秋季,金黄的是果,翠绿的是叶,黄绿相映,宛如置身神话中的“花果山”。果园建设全采用“猪—沼—果”或“果—草—鱼”生态农业模式。
走马垅风景区方圆几十公里内无工业污染,水碧、山绿、橙香。
北江源风景区
据《珠江水利简史》记载:“珠江由东江、北江、西江并汇而成。北江源出江西信丰油山大茅坑,流经广东省南雄市及始兴县,至韶关与武水汇合,南流曲江、清远等县,流入珠江三角洲”。大茅坑景区位于油山主峰东部,四周山峰高耸,茂林修竹,佳木葱茏,清泉见底。置身其中,令人流连忘返。不少专家、学者和游客到大茅坑源头探寻、考察。
赣粤边特委交通站接头处旧址——上乐塔
上乐塔位于信丰县油山镇上乐村塔下屋右侧约100米处的小山上,距县城31公里。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项英、陈毅领导的游击队分为三个大队——一队在信丰,一队在北山,一队在三南。项英、陈毅坐镇油山,并以油山为中心建立了秘密交通站。交通站分两条交通干线:一条通三南;一条通梅山、北山。上乐塔则为交通站接头处。当时,大量的情报、特委和游击队的文件,以及项英、陈毅编写的《红军战士汉字课本》和军事、政治教材,都由交通站接头处交接或转发。游击队转移时将枪支弹药、文件和油印器材藏在塔壁内或埋在塔下。建国后,曾先后在塔内发现埋藏的步枪等革命文物。
上乐塔系六面五层青砖塔,塔高29米,底层周长9.88米,对角距3.16米,塔身略向东头倾斜。上乐塔为明代建造。1979年进行过全面维修,现坚固完好,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赣南特委旧址——杉石下
位于油山镇坑口村,距县城30公里。1937年,赣粤边特委从油山锡坑迁至杉石下。1938年3月,赣粤边特委改为赣南特委,属广东省委管辖。1939年,赣南特委迁往青山里。
杉石下赣南特委旧址,包括西向屋场的众厅上下栋,上栋左侧房以及散落在周围民宅的几处房间。整个旧址,除杨尚奎居住过的房屋由房东按原貌修缮过一次外,其余都是原屋,保存完好。
红军医院旧址——茶背坑
中央红军长征离开苏区后,油山红军游击队在上乐石坳背茶背设立了红军医院。安置治疗从中央苏区转移来的伤病员100多人。后因叛徒告密,驻军长安的国民党粤军连夜包围红军医院。红军医院中除少量伤员突围外,其余100多名伤员全部壮烈牺牲。现旧址旁建有无名烈士纪念碑。
广东省训练班旧址——酒壶脑
1940年夏,广东省委在油山镇坑口村酒壶脑屋场,举办一期游击队干部训练班。组织50多名县级干部学习革命理论,军事技术,时间约1个月。
酒壶脑特委训练班旧址为土木结构,分上下两栋,上栋为三间民居,外设一堵围墙,墙上有射击口。
二、广东省南雄市油山镇南雄市辖镇。1951年置油山乡,1958年属火箭公社,1962年析建油山公社,1980年改区,1986年复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32.2平方公里,人口1.1万。通公路。辖坪田坳、连山、大兰、坪林、黄地、茶头背、上湖、兰田、益田等9个管理区(村委会)。农业主产黄烟、水稻、花生、大豆。经济林果有白果、田七、橙桔、沙田柚等,林业活立木蓄积量28.9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220万条;乡镇企业有花岗岩板材厂、竹木加工厂、松香加工厂和电站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