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直隶南直隶。中国明朝时期称直接隶属于京师的地区为直隶。明朝洪武初年建都南京应天府,以应天府、苏州府、凤阳府等14个府级单位(注:明朝时期的直隶州与府平级,有别于低一级的散州)为直隶,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上海两省一市。永乐初年移都北京(今北京市)后,又称直隶于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的小部地区;直隶于南京的地区被称为南直隶,简称南直。
行政区划的历史与变更南直隶:元属江浙行中书省、淮南江北行中书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龙凤元年(元至正十五年,1355)太平路改置太平府;
二年(1356)集庆路、镇江路、广德路分别改置应天府、江淮府、广兴府;
同年宋置江南行中书省,治应天府,辖应天府、太平府、江淮府、广兴府、常州路、扬州路、庐州路、安庆路;
同年江淮府更名镇江府;
三年(1357)常州路改置长春府,寻更名常州府;宁国路、徽州路分别改置宁国府、新安府来属;扬州路改置淮
海府;
六年(1360)信州路改置广信府,与铅山直隶州来属;
七年(1361)宁国府更名宣城府;池州路改置九华府,寻更名池州府来属;安庆路改置宁江府;淮海府更名维扬
府;饶州路改置鄱阳府来属;
八年(1362)宁江府更名安庆府;鄱阳府更名饶州府,与广信府、铅山直隶州另属江西行省;
十年(1364)置中书省,省江南行省入,所辖直属中书省,俗称直隶;
同年置江淮行中书省,治庐州府,庐州路改置庐州府来属江淮行省;
十二年(1366)维扬府、宣城府分别更名扬州府、宣州府;淮安路、高邮府、安丰路来属江淮行省;
同年省江淮行省入中书省,同时安丰路、淮安路分别改置寿春府、淮安府;同年湖州路、嘉兴路分别改置湖州府、
嘉兴府来属;
吴元年(1367)寿春府降散州,濠州升临濠府;新安府、宣州府分别更名徽州府、宁国府;平江路改置苏州府,
与松江府来属;
洪武元年(1368)高邮府降散州;同年定应天府为南京,为国都;
二年(1369)定临濠府为中都,泗州、寿州分别升泗州直隶州、寿州直隶州;
四年(1371)泗州直隶州、寿州直隶州俱降散州;广兴府降广德直隶州;
六年(1373)临濠府更名中立府;七年(1374)中立府更名凤阳府;
十一年(1378)改南京为京师;
十三年(1380)废中书省,中书省直辖府州改为直属六部,仍俗称直隶;
十四年(1381)徐州升为徐州直隶州;湖州府、嘉兴府另属浙江行省;
二十二年(1389)和州、滁州分别升和州直隶州、滁州直隶州;
永乐十九年(1421)改京师为南京,直隶改称南直隶;
洪熙元年(1425)复改南京为京师;
正统六年(1441)复改京师为南京;
万历末年常州府更名尝州府。
应天府辖附郭县:上元县、江宁县
其他辖县:句容县、溧阳县、溧水县、高淳县、江浦县、六合县
凤阳府辖附郭县:凤阳县
其他辖县:临淮县、怀远县、定远县、五河县、虹县
属州及其辖县:寿州(霍丘县、蒙城县);泗州(盱眙县、天长县)、宿州(灵璧县)、颍州(颍上县、太和县)、亳州
淮安府辖附郭县:山阳县
其他辖县:清河县、盐城县、安东县、桃源县、沭阳县
属州及其辖县:海州(赣榆县)、邳州(宿迁县、睢宁县)
扬州府辖附郭县:江都县
其他辖县:仪真县、泰兴县
属州及其辖县:高邮州(宝应县、兴化市)、泰州(如皋县)、通州(海门市)
苏州府辖附郭县:吴县、长洲县
其他辖县:吴江县、昆山县、尝熟县、嘉定县
属州及其辖县:太仓州(崇明县)
松江府辖附郭县: 华亭县
其他辖县:上海县、青浦县
常州府辖附郭县: 武进县
其他辖县:无锡县、宜兴县、江阴县、靖江县
镇江府辖附郭县: 丹徒县
其他辖县:丹阳县、金坛县
庐州府辖附郭县:合肥县
其他辖县:舒城县、庐江县
属州及其辖县:无为州(巢县)、六安州(英山县、霍山县)
安庆府辖附郭县:怀宁县
其他辖县:桐城县、灊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
太平府辖附郭县:当涂县
其他辖县:芜湖县、繁昌县
池州府辖附郭县: 贵池县
其他辖县:青阳县、铜陵县、石埭县、建德县、东流县
宁国府辖附郭县:宣城县
其他辖县:南陵县、泾县、宁国县、旌德县、太平县
徽州府辖附郭县:歙县
其他辖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
徐州其他辖县:萧县、沛县、丰县、砀山县
滁州其他辖县:全椒县、来安县
和州其他辖县:含山县
广德州其他辖县: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