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riented Method)是一种把面向对象的思想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指导开发活动的系统方法,简称OO (Object-Oriented)方法,是建立在“对象”概念基础上的方法学。对象是由数据和容许的操作组成的封装体,与客观实体有直接对应关系,一个对象类定义了具有相似性质的一组对象。而每继承性是对具有层次关系的类的属性和操作进行共享的一种方式。所谓面向对象就是基于对象概念,以对象为中心,以类和继承为构造机制,来认识、理解、刻画客观世界和设计、构建相应的软件系统。
面向对象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面向对象分析:从问题陈述入手,分析和构造所关心的显示世界问题域的模型,并用相应的符号系统表示。模型必须是简洁、明确地抽象目标系统必须做的事,而不是如何做。分析步骤为:
(1)确定问题域,包括定义论域,选择论域,根据需要细化和增加论域;
(2)区分类和对象,包括定义对象,定义类、命名;
(3)区分整体对象以及组成部分,确定类的关系以及结构;
(4)定义属性,包括确定属性,安排属性;
(5)定义服务,包括确定对象状态,确定所需服务,确定消息联结;
(6)确定附加的系统约束。
2)面向对象设计:面向对象的设计与传统的以功能分解为主的设计有所不同。具体设计步骤为:
(1)应用面向对象分析,对用其他方法得到的系统分析的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
(2)设计交互过程和用户接口;
⑶设计任务管理,根据前一步骤确定是否需要多重任务,确定并发性,确定以何种方式驱动任务,设计子系统以及任务之间的协调与通信方式,确定优先级;
(4)设计全局资源,确定边界条件,确定任务或子系统的软、硬件分配;
(5)对象设计。
3)面向对象实现:使用面向对象语言实现面向对象的设计相对比较容易。如果用非面向对象语言实现面向对象的设计时,特别需要注意和规定保留程序的面向对象结构。
传统的面向功能的方法学中,强调的是确定和分解系统功能,这种做法虽然是目标的最直接的实现方式,但是由于功能是软件系统中最不稳定、最容易变化的方面,因而使系统难以维护和扩展。面向对象设计首先强调来自域的对象,然后围绕对象设置属性和操作。用面向对象设计,其结构源于客观世界稳定的对象结构。因而与传统软件设计方法相比,明显提高了软件的生产率,可靠性,易重用性、易维护性等方面的效果。
图书《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书 名: 面

向对象方法
作者:石峰宋红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ISBN: 9787040232233
开本: 16
定价: 18.50 元
内容简介本书从C++如何提供相应的语法以支持面向对象的角度,讲解C++语言的主要语法和程序设计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面向对象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目录第1章引论
1.1软件开发过程
1.1.1软件工程史前期
1.1.2传统软件工程期
1.1.3现代软件工程
1.2程序的组织结构
1.2.1面向过程程序的结构
1.2.2结构化程序的结构
1.2.3面向对象程序的结构
1.3设计模式
1.3.1面向过程程序设计
1.3.2结构化程序设计
1.3.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4面向对象语言
1.4.1C++
1.4.2Java
1.5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1.6面向对象的处理器
1.6.1InteliAPX432
1.6.2SOAR
1.6.3Mushroom
1.6.4OCP
1.7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认知与面向对象
2.1实体与认知
2.1.1分解与组合
2.1.2属性与状态
2.1.3行为与功能
2.1.4实体间相互作用
2.1.5结构抽象
2.1.6多态
2.2认知规律
2.2.1分类
2.2.2归纳与演绎
2.2.3认知的广度与深度
2.2.4认知的连续性
2.3面向对象方法学
2.4对象的语义模型
2.5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客观事物的对象模型
3.1对象和类
3.1.1封装
3.1.2对象形态
3.2类问关系
3.2.1泛化
3.2.2聚合
3.2.3关联
3.3静态结构模型
3.4动态模型
3.5功能模型
3.6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对象模型的程序实现
4.1类的实现
4.1.1类的声明
4.1.2类的定义
4.2对象的实现
4.2.1生命周期
4.2.2关于封装
4.3类问关系的实现
4.3.1泛化的实现
4.3.2聚合的实现
4.3.3关联的实现
4.4多态的实现
4.4.1静态多态性
4.4.2动态多态性
4.5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面向对象系统的开发过程
5.1面向对象的分析
5.1.1分析问题域,明确用户需求
5.1.2识别对象,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候选对象类
5.1.3标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5.1.4确定对象类之间的关系
5.1.5确定动态行为模型
5.1.6确定用户界面需求
5.2面向对象的设计
5.2.1系统设计
5.2.2对象设计
5.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5.4面向对象的测试
5.5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面向对象的系统需求分析
6.1需求分析简介
6.2用例建模
6.2.1定义系统边界
6.2.2确定参与者
6.2.3识别用例
6.2.4确定用例之间的关系
6.2.5建立完整的用例图
6.2.6书写用例描述文档
6.3用例建模实例
6.3.1问题描述与系统范围确定
6.3.2确定系统的参与者
6.3.3识别用例,建立用例图
6.3.4用例描述
6.4本章小结
习题6
第7章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7.1静态结构建模
7.1.1提取系统中的类
7.1.2确定类间相互关系
7.1.3确定类的属性和操作
7.1.4完善初始的静态结构模型
7.2动态行为建模
7.2.1消息
7.2.2事件序列图模型
7.2.3对象状态图模型
7.2.4活动图
7.2.5协作图
7.3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
7.3.1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
7.3.2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动态行为模型
7.4本章小结
习题7
第8章面向对象的设计
8.1系统设计
8.1.1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
8.1.2系统划分
8.2对象设计
8.2.1静态结构设计
8.2.2动态行为设计
8.3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模型
8.3.1系统设计
8.3.2对象设计
8.4本章小结
习题8
第9章R公司网上家电销售系统
9.1网上家电销售系统的需求分析
9.1.1系统的用户需求描述
9.1.2系统的需求分析
9.1.3系统的用例模型
9.2网上家电销售系统分析模型
9.2.1网上家电销售系统的静态结构模型
9.2.2网上家电销售系统的动态行为模型
9.3网上家电销售系统设计模型
9.3.1系统设计
9.3.2对象设计
9.4本章小结
习题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