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宏灏(1939年5月29日),湖南长沙人,遗传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职务1962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前身)。现任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教授,并任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药品临床研究培训中心主任、临床药理国家培训中心主任,美国默沙东(Merck)国际临床药理奖学金评委(共6位评委)、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分会创始成员(Founding Member),国际药理学联合会药物代谢学会委员(Councillor)、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药学会理事长、湖南省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Br J Clin Pharmacol》、《Current Pharmacogenomics》、《Asian J Durg Metab & Pharmacokin》、《Acta Pharmacol Sin》、《中华医学杂志》等10余家杂志编委。
20多年研究成果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遗传药理学理论体系。率先证实药物反应种族差异并阐明机制,推动了该领域研究,使各国在药物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开始重视种族因素;阐明多种药物代谢酶在我国多个民族中的遗传多态性,发现民族间的药物代谢和基因频率差异;提出和证实药物代谢酶基因剂量效应及作用规律;阐明环境和遗传在药物代谢中相互作用规律;克隆CYP2C19*5。发现药物代谢酶基因剂量在药物相互作用中的调控作用。开发了首张个体化用药基因芯片。创建了我国首个个体化用药咨询中心,率先将遗传药理学理论用于临床。至2005年9月,发表SCI论文110篇, SCI引用1436次。主编中、英文专著和教材6部,获省、部一等奖3项和中华医学奖一等奖1项。首开《遗传药理学》研究生课。培养硕、博士101名,为我国造就了遗传药理学专业队伍。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宏灏院士,现任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教授,是我国遗传药理学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曾连续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完成3项美国中华医学基金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先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临床药物治疗学杂志》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70篇(影响因子>6的25篇),被SCI引用2000余次。目前是10余种高水平杂志的编委,并担任国际药理学联合会药物代谢学会委员、泛太平洋临床与遗传药理学会执行委员等学术职务
2008年9月24日受聘为第四军医大学名誉教授,2009年3月30日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主要学术论著● The elimination of diazepam in Chinese subjects is dependent on the mephenytoin oxidation phenotype
● Stereoselective disposition of carvedilol is determined by CYP2D6
● Induction of polymorphic4`-hydroxylation of S-mephenytoin by rifampicin
● Plasma caffeine metabolite ratio (17X/137X) in vivo associated with G-2964A and C734A polymorphisms of human CYP1A2
●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the CYP2C19 Polymorphism Affecting the S-Mephenytoin Phenotype in Chinese Han and Bai Population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Rare CYP2C19 Mutant Allele
● St John’s wort induces both cytochrome P450 3A4–catalyzed sulfoxidation and 2C19–dependent hydroxylation of omeprazole
● Isozyme-specific induction of low-dose aspirin on cytochrome P450 in healthy subjects
● Assessment of cytochrome P450 activity by a five-drug cocktail approach
● Pharmacokinetics of sertraline in relation to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CYP2C19
● Effect of the gene dosage of CYP2C19 on diazepam metabolism in Chinese subjects
● Ethnic differences in response to morphine
● Increased suppression of exercise-induced increase in renin by propranolol in Chinese subjects
● Quinidine reduces clearance of (+)-propranolol more than (-)-propranolol through marked reduction in 4-hydroxylatio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