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文彦 (1936.10-),男,汉族,上海人,中共党员,教授。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1959年转入外交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学习,1962年从外交学院毕业后在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任教。主要从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书法艺术、中东问题等研究。先后为本科生开设阿拉伯语书法、报刊选读、口笔译等课程。参与编写教材《阿拉伯语》(第五册)、工具书《伊斯兰教大辞典》和专著《伊斯兰教文化面面观》。发表的论文主要有《伊斯兰古币》、《中东的恐怖活动与德法之争吵》、《天然气--阿拉伯世界的第二能源》、《浅谈阿拉伯书法艺术》等。曾在《外国文学》、《外国文化》(厦门日报副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多篇译著及文章。阿拉伯书法作品在国内享有盛誉,曾馈赠给阿拉伯国家领导人。
2.李文彦(1927—1952),河南省

沁阳市留庄村人,少时在本村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帮助父亲砍柴种地,1947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川、滇、黔剿匪战斗。
1951年3月,李文彦为保家卫国,积极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十五军四十四师一0三团警卫连班长,1952年10月8日,在上佳山无名高地反击战中,他带领全班战士,一连打退敌人10多次进攻,最后,当敌人快要冲上来时,为掩护战友、消灭敌人,李文彦抱起炸药包,从大石边跃身而起,拉开导火线直冲敌群,在震撼上佳山的巨响中同一群敌人同归于尽,时年25岁。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为表彰其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