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南屿镇是福州市闽侯县的一个镇,正在逐步纳入福州中心城区的规划范围。
位于东经119度,北纬27度,地处闽侯县南部,旗山东麓,大樟溪西畔,东与南通镇相对,东北与福州南台岛相望,西南与永泰县塘前乡接壤,北毗邻上街镇,是闽侯县历史文化名镇。南屿镇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素有福州“小中亭”之称。[1]
全镇土地总面积17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716亩。至2005年底,总人口54496人,其中:农业人口49571人,非农业人口4925人,大部分是汉族人。
全镇下辖2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还有镇直单位、集体企业、驻军部队等19个单位。镇党委下设1个村党委和7个村党总支38个党支部(农村支部15个,社区支部1个,县(镇)直单位支部12个,镇办企业支部10个),共有党员1806人。有企业323家,其中外资企业13家,内资企业310家。
南屿镇基础设施完善。京福高速公路、316-324国道连接线穿境而过,横跨乌龙江的浦上大桥、湾边大桥、南屿大道等相继通车 连通了福州市区,交通十分方便。距市区仅15公里,往长乐国际机场仅40分钟的车程。区内有一座11万千伏和22万伏变电站,日供2万吨的自来水厂和装机容量2万门的程控电话交换机,是块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
南屿名人甚多。宋代出七省经略林士衡,明代出尚书黄镐,三宴琼林之人瑞翁林春泽及其子孙四进士,清代出武状元宋鸿图等。现代则有旗山脚下三院士,其中有“父女双院士”唐仲璋、唐崇惕;著名女作家庐隐;日本著名武术上地流空手道和冲绳刚柔流空手道始祖周子和、唐大基;全国首批“八大名厨”强曲曲、强木根等。
南屿经济较发达。2005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实现达14.32亿元,比增4%;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19961万元;比增44%;国税入库1007万元,比增2.8%;地税入库713万元,比增9.5%;合同外资320.4万美元;外资到资167万美元;内资实际到资7683万元,比增262%;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比增113%;用电量6571万千瓦时,比增16%;农业总产值1.87亿元,比增5.3%;农民人均纯收入4514元,比增7.3%。
地名由来南屿古属侯官县。《榕城考古略》有“环山而居者曰南北屿”的记载,这山指的是旗山。又述“渡合山桥,有炉峰石屹立于阛阓间者,曰南屿。民居鳞次,廛市为西南诸乡冠。江水贯穿于南北屿间者,曰蚬江,地多产蚬,故又名小山曰蚬山。江有沶沫鱼、独脚蛏、胜比江东鲈蟹。山谷酿酒最擅名,曰红老。又产香丝笋、仙爪姜、紫香薯等。”南屿的物产别具风味,还有柑橘、六月麻笋、酸枣糕等,街市繁荣,古来已为商镇。“紫姜绿竹供租税,赤蚬银鱼代稻梁”(黄镐)、“莳圃远携斤斧去,灌田多背桔槔行”(罗恭),“山当曲坞蔽千竹,路入半林生一峰(徐GFAAF),“桕树千丛多傍水,梅花到处结为村”。(王维褒)这些历代诗咏,描绘了南屿的田园风貌和特产驰名的状况,久传不衰。[2]
沿革1913年前历属侯官县管辖。
1956年,与上街、南通合并为南屿镇区。
1958年单独成立南屿镇人民公社。
1984年改为镇建制。[1]
气候南屿镇地势南高北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1]
人文全境计有九庵十八寺。至2008年尚有石松寺、安元寺、鸿恩寺、仙余寺、龙安寺、大慈寺、近尾庵、金刚庵、鳌石庵等。石松寺因寺后有宋朝开山高僧所种石松而得名,树下碑文尚存。水西有明朝为七省经略部堂林春泽“六朝太老”敕建的木牌坊。[1]
经济建设南屿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名镇,山场广阔,水系纵横,土地肥沃,是一个地道的鱼米之乡。主要盛产柑桔、六月麻、酸枣、枇杷、梨、荸荠、茉莉花等名优特产品,地下蕴藏着极丰富可供开发的矿泉水、温泉、明矾矿、河卵石等资源。南屿镇森林面积11.87万亩。
1993年,南屿镇农村社会总产值25133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77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元,镇财政三项资金收入575万元,其中预算内收入439万元,预算外资金35万元,自有资金101万元,粮食总产量20030吨。
南屿镇先后建立了猪、禽、蛋、奶、食用菌、蔬菜、六月麻等十大副食品生产基地,成为福州市副食品供应的天然食库,农业总产值逾5000万元。乡镇企业680多家,形成了以纺织、竹编、机械、五金、搪瓷、印刷,建筑等十大行业为主的支柱产业,多种产品远销美国、西德、日本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在党的十四大强劲东风鼓舞下,南屿镇在引进内外资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先后有福建省黎明企业集团、中华工商时报社及台商等来镇落户,开发创办了农业综合开发高科技园区、龙泉皇家矿泉水、振扬木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旗山中医疗养院等11家合资企业。同时还成功地组建了福州江口企业集团。江口村实现全县第一个"亿元村",并顺利地开展了南屿镇镇旧城改造工作,形成以新落成投入使用的南屿镇农贸中心市场为核心的"商品街"。
南屿镇的科技、文化、卫生、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南屿镇镇现有中学4所,其中完全中学l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共有中学生3378人、教职工261人。南屿镇镇小学共有26所、教学点7个,共有小学生6461人、小学教职工318人。并设有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院、录像厅、电子游戏厅、卡拉OK厅、有线电视台等群众娱乐设施。有镇级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上百人。
南屿镇的发展前景十分喜人。南屿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紧紧抓住国道连接线公路开通的良好机遇,集中精力搞好一区(工业小区)、二源(泉源、矿源)、三线(沿江线、靠山线、国道线)开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努力把南屿镇建成一个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工业为支柱,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的文明集镇。[1]
环境建设南屿镇“开展家园清洁行动,主要做到‘四个强化’,即强化宣传、强化规划、强化投入、强化督查;实现‘五个变化’,即规划科学化,道路硬化,村庄洁化,环境美化,街道亮化,切实将‘家园清洁行动’这项为民、惠民、利民工作抓真、抓实、抓好。”
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南屿镇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镇容镇貌焕然一新,群众爱护家园的意识不断提高,2006年南屿镇有南前、南旗、江口、五都、南井等五个村通过市级验收。
地铁建设根据《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南屿将在未来成为福州地铁三号线的终点。
福州地铁三号线自后坂至南屿镇,沿线经福飞北路、琴湖路、福州北站(与1号线换乘),穿金鸡山,过长乐路、白马南路,跨闽江,经杨桃岭、东岭,跨乌龙江到南屿。线路全长约27.2公里。预计2018年左右动工,2025年前开通。
地铁在解决了市民交通出行的同时,也加速了地铁经济带的发展,人流所到之处,就是财富生长之地。 随着福州城市的迅速发展和未来轨道交通大面积延伸,去往福州周边郊县的路程和时间都在缩短。人气上来了,郊区商业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地铁将给南屿带来发展的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