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ctor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UT), Melbourne, Australia
【学校简介】维多利亚科技大学是澳大利亚39所公立大学之一,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墨尔本市,在墨尔本市内和周边地区共有11个校园。
附图是维多利亚科技大学位于墨尔本市中心芬达士街(Flinders Street)的校园,图中央外表褐色、十多层高的楼宇是维多利亚科技大学[3]。其他建筑物与大学无关。图中的河是流过墨尔本市中心的雅拉河。
学校主要概况如下(截至2008年年底)
【学校性质】综合性大学
【课程数目】350个各类专业课程,涵盖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
【校园数目】11个(其中3个位于墨尔本市中心)
【学生总数】约47000人,包括约11800海外学生
【留学生源】11800名海外留学生来自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
【历史概况】

维多利亚科技大学于1916年建校,前身是富士葵理工学院(Footscra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富士葵理工学院的在不同的年代分别叫:
富士葵技术学校 (Footscray Technical School)1916-1958
富士葵技术学院 (Footscray Technical College)1958-1968
富士葵理工学院 (Footscra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68-1991
1990年,原富士葵理工学院(Footscra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其他若干学院根据当时由州议会颁布的《1990维多利亚科技大学法案》合并而成为维多利亚科技大学[1]。右图是大学的校徽[4]。
【办学风格】维多利亚科技大学原以理工和实用科技、实用技能作为教学重点,随着时代的变革,1990年代之后增强了文科、工商管理、健康、卫生等专业的开始。同样地,在1990年代之后,大学与亚洲、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往来,尤其与亚洲发展积极的教育合作关系,在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孟加拉国,中国内地,中国香港,越南,韩国和泰国设有分校或联合办学机构。截至2008年底,有最多注册学生的海外分校是位于马来西亚的分校,有学生约1400人。
2005年开始,学校明确提出了“有思想的新大学”(A New School of Thoughts)的口号,作为大学的办学方向,锐意在多个专业培训课程等方面带入大胆革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教学方式。
【校园分布】维多利亚科技大学由数家学院合并而成,因此校园分布墨尔本多个不同的区,大学在以下各区都有校园,有些地区有多个校园(如市中心)
墨尔本市中心 (Melbourne City)
富士葵 (Footscray)
墨尔顿 (Melton)
新港区 (Newport)
新巴利 (Sunbury)
日照区 (Sunshine)
圣艾尔宾斯 (St Albans)
瓦利比 (Werribee)
【主要课程】院系专业:
文学院(澳大利亚文化研究,亚太研究,大众传播学,社区发展,心理学);
商学院(会计学,银行和财经商业管理,商用计算机,酒店管理,经济学,国际贸易,营销管理学,旅游管理学);
工学院(建筑学,土木,计算机技术,电机学,工程和商业,环境工程学,食物处理,电子学,包装技术);
人文发展学院(针灸学,护理学,表演艺术,体育,娱乐);
理学院(生物化学,生化技术,教育化学,环境管理学,食品技术,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视觉电子学)。
【校内设备】

每个校园都有现代化的电脑网络设施,学校有一个中心学生住宿区和一个学生住宿村,前往所有校园的公共交通都十分方便。各校园均有自己的图书馆,任何的在校注册学生可以方便地跨校园借阅及归还图书及各种图书馆物品。
大学在在富士葵(Footscray)和圣艾尔宾斯(St Albans)校园设有医疗中心,在这两个校园附近有大量的新鲜食品市场和商店,因为这两个区就是人口密集的居民区。右图是大学在富士葵区的校园[5]。
【主要荣誉】■2003及2004澳大利亚全国杰出职业教育奖
■1998,2000及2005澳大利亚杰出旅游教育及培训奖
■2005年度创新教育服务奖
■2004及2005年被澳大利亚每年发行一版的《好大学指南》丛书(The Good Universities Guide)在“最佳学习体验”方面获得最高的五星级评分[2]
【学校趣闻】■大学创办的构思起始于1910年,花了六年时间才筹足了最初建校的资金。
■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霍德里(Arch Hoadley),担任校长时间长达31年(1916-1947)。
■1930年代,由于经济大萧条,大学在校学生数目急剧下降,曾剩下不到200名学生。到了1942年,学生数目上升到2500人。
■1959年,大学有了第一位女学生,她当时就读一个大专课程。
■2008年,有五名当时在读的学生代表澳大利亚参加了2008的北京奥运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