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赵元弟,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6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并于1999年6月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5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6月任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并于2003年7月破格评聘为教授,2004年6月选聘为博士生导师。获教育部2001年度《跨世纪优秀人才》称号并获得相应基金的资助,先后主持一项国家863项目及其滚动项目,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一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的研究工作,并于2003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05年还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于2006年获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资助,同年还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纳米生物光子学与纳米生物医学传感技术。近年来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论文44篇。论文被SCI他引434次,其中单篇引用最高达67次,同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2008/5/4统计)

先后主持的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电位调制的连续可控的生物分子界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29万,项目批准号:30670553)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仿生界面上生物分子电子传递的多光子荧光光谱实时研究”(21万,项目批准号:30200058)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纳米拟膜界面上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新方法”(21万,项目批准号:30370387)

4. 国家863项目 “自编码光谱识别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的研究” (30万,项目批准号:2001AA234071)

国家863项目 “自编码光谱识别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的研究” (100万,项目批准号:2003AA234010)

5.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30万,教技函[2002]8号)

6.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新型碳纳米管生物医学传感器的研究”(4万,教外司留[2002]247号)

7. 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 “基于纳米荧光探针的新型超高分辨生物分子功能成像技术研究”(2006年,10万,项目批准》号:2006ABB02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