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三礼科,科举考试项目之一,又称三礼举。唐贞元五年(789)设立,以重视礼仪教化。诸色人中有习《周礼》、《仪礼》、《礼记》者,前资及出身人,由吏部考试,以科目选例;白身人,由礼部考试,以贡举例。

每经问大义三十条、策三道。义、策全通为上等,特加超奖。大义每经通二十五条以上,策通两道以上为次等,依资予官。五代沿置。北宋亦置,为诸科之一。景德二年(1005),规定在每十条义中,问经注六条,疏义四条,以通六考为合格。大中祥符四年(1011),改为通五者为合格。熙宁间废。

可参考《中国历史大辞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