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明)李实,字孟诚,合州人。明正统七年进士。李实为人恣肆无拘检,有口辨。景泰初年,为礼科给事中。也先派完者脱欢来议和,李实请行。李实升为礼部右侍郎前往议和,同时以少卿罗绮为副使。至则见上皇,颇得也先要领,还言也先请和无他意。及杨善前往,太上皇果然归来。后进右都御史,巡抚湖广。五年召回,掌院事。当初,李实前往谒见太上皇时,请太上皇还京引咎自责,失太上皇意。后以居乡暴横,斥为民。
相关史料
《明史列传第五十九》
李实,字孟诚,合州人。正统七年进士。为人恣肆无拘检,有口辨。景泰初,为礼科给事中。也先令完者脱欢议和,实请行。擢礼部右侍郎以往,少卿罗绮为副。至则见上皇,颇得也先要领,还言也先请和无他意。及杨善往,上皇果还。是年十月进右都御史,巡抚湖广。五年召还,掌院事。初,实使谒上皇,请还京引咎自责,失上皇意。后以居乡暴横,斥为民。
李实出京
土木堡战败,明英宗朱祁镇被俘。
后经于谦等人力挽狂澜,在北京城下击退瓦剌太师(当时蒙古的实际控制者),取得了重大胜利。当时,由于皇帝(朱祁镇)被俘,大臣们拥立当时的监国,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而称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
北京保卫战胜利后,瓦剌方面表示愿意释放被俘的朱祁镇,但朱祁钰担心他的哥哥回来后,会影响自己的皇位,对于迎回“太上皇”朱祁镇并不积极。在这种背景下,李实作为明朝的使臣出使瓦剌。
以下是《明朝那些事》的记载:
计划已定,大明派出了自己的使者。这个使者的名字叫做李实,他当时的职务是礼部侍郎。
在这里特意指出此人的职务,是因为其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大家知道侍郎是副部长,三品官,外交人员也要讲个档次的,这样的级别出访按说已经不低了,似乎可以认为朱祁钰对于这次出使是很重视的,但我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现别有玄机。
就在几天之前,这位仁兄还不是礼部侍郎,他原先的职务仅仅是一个给事中!(七品官)直到出发前,才匆忙给他一个职称,让他出使。
既然出使,自然有国书,可这封国书也有很大的问题,其大致内容是:你们杀了大明的人,大明也能够杀你们!我大明辽阔,人口众多,之所以不去打你,是怕有违天意,听说你们已经收兵回去,看来是已经畏惧天意,朕很满意,所以派人出使。
大家看看,这像是和平国书吗,估计都可以当成战书用了,而且其中根本没有提到接朱祁镇回来的问题,用心何在,昭然若揭。
当李实看到这份国书,发现并没有接朱祁镇回来的内容时,不禁也大吃一惊,马上跑到内阁,他还比较天真,以为是某位大人草拟时写漏,谁知在半路上正好遇到朱祁钰的亲信太监兴安,便向他询问此事,兴安根本不搭理他,只是大声训斥道:“拿着国书上路吧,管那么多干什么?!”(奉黄纸诏行耳,它何预)
李实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
景泰元年(1450)七月十一日,李实抵达也失八秃儿(地名),这里正是也先的大本营,然后由人带领前去看望朱祁镇。
君臣见面之后,感慨万千,都流下了眼泪,不过从后来的对话看,他们流泪的原因似乎并不相同。
双方先寒暄了一下,然后开始了这段历史上极为有趣的对话。
朱祁镇:太后(孙太后)好吗?皇上(朱祁钰)好吗?皇后(钱皇后)好吗?
李实:都好,请太上皇放心。
朱祁镇:这里冷,衣服不够,你带了衣服来没有?
李实:不好意思,出门急,没带。
朱祁镇:……
李实:臣和随从带了自己的几件衣服,太上皇先用吧。(私以常服献)
朱祁镇:这里吃的都是牛羊肉,你带吃的来了吗?
李实:不好意思,没有。
朱祁镇:……
李实:臣这里随身带有几斗米,太上皇先吃着吧。
朱祁镇:这些都是小事情(此皆细故),你来帮我料理大事,我在这里都呆了一年了,你们怎么不来接我啊?
李实:臣不知道。
朱祁镇:现在也先已经答应放我走了,请你回去告诉皇上,派人来接我,只要能够回去,哪怕是只做一个老百姓(愿为黔首)!哪怕给祖宗看坟墓也行啊(守祖宗陵寝)!
说到这里,朱祁镇再也忍耐不住,痛哭起来。
身为太上皇,竟说出这样的话,看来朱祁镇确实是没办法了,他只想回家而已。
朱祁镇开始了见面后的第二次哭泣,但这一次,哭的只有他一个人,因为李实并没有哭。李实只是冷冷地看着他,并最终问出了两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问题。
问题一:
李实:太上皇住在这里,才记得以往锦衣玉食的生活吗?
问题二:
李实:太上皇有今日,只因宠信王振,既然如此,当初为何要宠信这个小人?
如此之态度,如此之问话,若非载于史书,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
真是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啊,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竟然敢用这种口气去嘲讽太上皇,朱祁镇那仅存的自尊和威严就此彻底消散。
朱祁镇听到这两个问题,心中百感交集,他无法也不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唯有失声痛哭,并说出了他唯一的辩词:“我用错了王振,这是事实,但王振在时,群臣都不进言,现在却都把责任归结于我(今日皆归罪于我)!”
到了这个地步,也没啥可说的了,李实结结实实地把太上皇训斥了一顿,便离开了他的营帐,去见也先。
历史人物(明)李实,四川遂宁人。李实所做《蜀语》,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全书共收录四川方言词语563条,忠实地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
辛亥革命烈士姓名:李实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四川绵州(今绵阳)
出生年月:1876年
牺牲日期:1906年
早年曾在上海经商,后加入同盟会。1906年弃商回到家乡,锐志革命,并在龙安、绵竹、保宁、顺庆等地宣传排满革命,联络数百人准备在江油起义。因事泄,乃率众退到剑州(今剑阁),与清军战斗失利,转移到小燕山,在小燕山队伍发展到千余人。这时,四川都督锡良急令巡防营统须张孝候前往镇压,他率部与清军激战数日,最后械尽力竭阵亡。
原湖北省政协常委(1903.8.9-1983.1.5)王明在东北的骨干,前九任满洲省委书记唯一善终者。湖北襄阳东津湾杨庄人。原名抱一,又名栋勋。1925年李实在武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由中共武昌地委派回襄阳传达地委指示。1926年5月,接任中共襄阳党团特支书记,组建共青团襄阳地委和国民党襄阳县党部,并兼任团地委书记和县党部常委。7月,调到武汉地委工作。1926年底,任中共黄石港地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兼农委书记。1927年1月,兼大冶区委书记。并开办乐群书店,发行《武汉评论》、《向导》、《中国青年》等。后到叶挺第十一军,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1月,任随县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工农革命军红九军鄂北总队政治部主任,鄂北临时特委代理书记,6月,任谷城县委书记,后任均、光、谷三县联席会主席,1929年8月,到中央宣传部出版发行局工作,1931年4月,任中央组织部巡视员,巡视河南、河北、山东、满洲四省。李实的巡视报告,受到临时中央政治局的赞赏。1931年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被撤走,华岗赴任途中被捕,1932年7月李实任满洲省委组织部长并代理省委书记,李实到达满洲的任务是贯彻执行北方会议精神,改组满洲省委,奉天的情况已经如此危急,他居然还指示奉天特委发展罢工运动,搞飞行集会、散发传单,大肆活动。曾起草《满洲省委接受一·二六指示信决议》、《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宣言》等一系列左的宣言,导致东北党组织的大暴露和大破坏,他还主持开除了赵尚志、张甲洲等的党籍,他也不想想张甲洲的党组织关系在北平,开除赵尚志的党籍他倒是有权力。他开除赵尚志的党籍并没有走正常的组织程序和备案,仅凭开会时一句话就把他们的党籍给开除了,要不是被开除党籍都是神经坚强的牛人,还真不知道后来东北的事情怎么发展。因为没有相应的档案, 李实后来还企图狡辩自己没有开除赵尚志的党籍,无奈人还没死绝呢!随后被调往江苏,在1933年11月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1934年在上海被捕。共产党费了不少力气把他救出来,出来第一件事就是声明脱党。1935年在武昌艺专任教。抗日战争后在武昌创办扬子江出版社,翻印发行《解放》周刊,以李实笔名出版《宣传。组织。武装》一书,开设新知书店襄阳分店等。1937年3月,再次被捕。抗日战争开始后,经董必武营救出狱。1938年2月,随左觉农(夏忠武)回襄阳,开展党的活动和抗日宣传活动。1941年11月,被鄂豫边区党委派交通接入边区任边区人民代表大会秘书长,1942年3月任边区行政公署教育处长,后兼任鄂东专员、黄安县县长、鄂北专署副专员。1946年到上海筹备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上海办事处。后重新入党。曾任中原解放区救济总会秘书长,桐柏行署副主任。1948年随军南下,参加襄樊战役。1949年2月,任任中原人民政府民政部长,后任湖北省民政厅长,文教厅党组书记、厅长,创办湖北教育学院并兼任院长。1952年调任中央教育部高师司副司长、司长。1959年,在审干中被康生清查,做为动摇分子和王明在东北执行左倾的骨干分子被开除党籍、撤销行政职务,由行政9级降为15,调任湖北文史馆副馆长。1979年中央教育部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党籍,恢复司局级待遇。比赵尚志还早三年。1980年当选湖北省政协常委。1983年1月5日病逝于武昌。早年著有《俄国革命运动全史》等。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性别:男
出生年月: 1956年10月4日
出生地:江苏省徐州市
民族:汉族
现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此前任职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经济思想研究室主任,
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职:
德国劳动研究所 研究员
天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兼职教授
武汉大学发展经济学重点研究室 研究员
上海经济与法律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学历:1978 – 1982年,南京大学经济系本科并获学士学位
1982 – 1984年,北京大学经济系研究生并获硕士学位
工作经验:
(1)2002年1-9月,日本一桥大学 教授
(2)2001年, 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研究员
(3)2000年7-8月,瑞典哥德堡大学客座研究员
(4)1999年4月, 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客座研究员
(5)1999年5-8月,瑞典哥德堡大学客座研究员
(6)1998年4-5月,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7)1998年6-7月,瑞典哥德堡大学客座研究员
(8)1997年6-7月,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9)1996年6-9月,瑞典哥德堡大学客座研究员
(10)1995年1-4月,瑞典哥德堡大学客座研究员
(11)1994年,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12)1993年4-6月,瑞典哥德堡大学客座研究员
(13)1991年6-9月,英国牛津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14)1990年8月-1991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15)1986年9月-1987年10月,荷兰伊拉斯姆思大学进修
.
研究课题:
(1) 2002-2005年, 福特基金会和瑞典国际开发署资助的国际合作课题“中国收入
差距与社会政策”的课题主持人
(2) 2000-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 “中国收入分配的理论与
经验研究”的课题主持人
(3) 1999-2001年, 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招标项目 “中国城市的贫困与失
业” 的课题主持人
(4) 1996-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 “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分配关系” 的课题主持人之一
(5) 1995-1998年,福特基金会和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国际合作课题“中国收入分配再研究”课题的主要成员
(6) 1988-1992年, 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国际合作课题“中国收入分配研究”课题 的班人马主要成员
获奖情况:
(1) 1994年孙冶方经济学奖
(2) 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3) 1996年华盛顿研究中心研究奖
(4) 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
主要科研成果:
中文部分:
1.《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与丁 赛合著),《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与职工收入分配》(与郭荣星、邢攸强合著),《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
3.《中国个人收入差距变动的新趋势与相关政策调整》,载《改革攻坚30题》(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8月。
4.《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经济学季刊》,2003年2月。
5. 《中国城市的三种贫困类型》(与J. Knight合著),《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6.《中国农村妇女的就业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7.《中国农村女劳动力的流动》,《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8.《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与张平,魏众等人合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9.《中国城镇居民财产分配的经验研究》(与魏众,古斯塔夫森合著),《经济
研究》,2000年第4期。
10.《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与赵人伟,卡尔?李思勤合编),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年。
11.《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与赵人伟合著),《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1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分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13.《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变动》(与赵人伟、张平合著),《经济研究》,
1998年第4期。
14.《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及其原因》(与赵人伟合著),《经济研究》,1997年第9期。
15.《中国转轨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16.《中国贫困的测量》,《中国社会科学》(与古斯塔夫森合著),1996年第6期。
17.《中国财政分权体制的激励和再分配效应》(与约翰?奈特合著),《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南华大学副教授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6
民族: 汉
籍贯: 湖北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职 务: 系副主任
专 业: 体育教育
学位: 学士
学历: 本科
毕业学校: 北京体育大学
专业技术职务: 副 教 授
裁判等级: 一级(足球)
任教以来所获得的主要业绩
所获荣誉
两次被评为南华大学十佳“教学四好”青年教师,一次被评为南华大学“优秀教师”
科研与教学成果
论文
1、《论足球比赛进攻中的个人战术》、第一作者、《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核心98年第一期
2、《高校体育工作目标管理方法初探》、第一作者、《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97年3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3、《析我国“大运战略”实施状况》、第一作者、《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97年12月 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4、《谈心理因素对足球射门的影响》、第一作者、《湖南体育科学》97年12月
5、《试析身体练习的分类在体育实践中的运用》、 第一作者、《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97年9月
6、《浅析女青年健身健美操的编排》、第一作者、《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97年11月
7、《重新审度“三级跳远极值与各跳最佳组合”的研究方法》、第二作者、 《体育科学》核心1993年9月
8、《对体育系科学生专业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第二作者、《中南工学院学报》 1995年7月 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优秀论文
教学成果
《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同科学化发展》、
排名第三、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参编教材
1、《新编大学体育教程》、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参编
2、《大学体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参编
3、《体育与健康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参编
2003年以来科研与教学成果(含科研论文、科研课题、教研课题、教学成果、专著及参编教材等)
论文
1、《动作要领分析法的尝试》、第一作者、《中国学校体育》、2003年1月
2、《普通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及对策研究》、第一作者《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5月核心
3、《以评促建,推动我院体育综合实验室建设》、第一作者、《惠州学院学报》2005年6月
科研课题
1、《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及其支持系统》、排名第三、院级 2005年3月通过鉴定
2、《广东省属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管理研究》、排名第二、院级 2005年6月立项
参编教材
1、《大学体育》、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5月)副主编
社会兼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运动训练专业委员会委员
继续教育情况
1、1991年参加湖南省体委主办的足球裁判员学习班,并被批准为足球国家一级裁判员。
2、2004年参加由全国高等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惠州学院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举办的教育技术二级学习考核,考核合格。
3、2005年参加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骨干培训者研修班,获专业证书。
4、2004年起在职攻读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学位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