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次谐波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高次谐波效应的定义高次谐波效应(higher harmonic effect)

单一频率的基频波入射到非线性介质后,由于高次非线性电极化系数的耦合效应而产生频率为入射光波(基频波)的三倍、四倍甚至更高倍的光波辐射,这种非线性光学现象称为高次谐波效应,产生的光波称为高次谐波。

实验的历史与主要发展方向1962年首次在二氟化钙晶体中,对红宝石的6943Å激光谱线进行三倍频获得2314Å的三次谐波。高次谐波通常是逐次利用低阶的非线性电极化项而产生的。例如1.06μ的基频波先由磷酸二氢钾倍频;再用磷酸二氘钾倍频而获得四次谐波——2661Å的紫外光;最后再以高压气体氖进行五倍频得到532Å的相干辐射,这相当于1.06μ的基频波的20次高次谐波。在准分子激光器及1971年氢分子真空紫外激光器制成之前,高次谐波技术是获得相干真空紫外光波的唯一有效方法,它可望发展成为实现相干X光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