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白壁镇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白壁镇位于安阳市东15公里处,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安楚、安棉公路东西横贯全镇,可直通濮阳、山东等地,交通条件比较便利,全镇占地面积70平方公里,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全镇共辖48个行政村,107个自然村,总人口804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43人,总耕地面积81195亩,水利条件便利。
二、单位基本情况
镇政府位于白壁镇东部路南100米处,占地面积1。2公顷,现有办公楼三座。政府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进行机构设置,设有五办、五站,即党政办、农业办、社会事业办、财政办、科教文卫办、水利站、广播站、文化站、林管站、计生服务站。
镇政府共有在职人员78人,其中公务员52人,事业编制工人,干部26人,镇委、镇政府领导班子共有15人,班子团结一致,求真务实,具有开拓创新意识。
三、近年来取得的成绩
白壁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业经济收入在农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近几年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委、镇政府紧紧围绕“廉洁树威,公正立信、民主连心,团结治镇”工作方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带领全镇8万人民共同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使全镇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近年来,通过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开展争创“六好党委”、“五好党支部”活动,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
截止2000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32000万元,工农业产值达18670万元,粮食总产4052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36吨。
在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过程中,确立养殖业为主导产业,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引导和扶持,使养殖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养殖规模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发展,并逐步上档次,确保了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镇蛋鸡存栏达65万只,生猪存栏达3万头,奶牛达600余头。另外,濑兔养殖发展势头强劲,出现了一部分养殖专业村和养殖专业户,实现了以常王和张家庄为中心的两个千万元饲养小区。
同时,发挥距安阳市近的区域优势,积极发展蔬菜生产和食用菌,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黑木耳和黄背木耳达到75万袋,优质小麦面积达2万亩。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全镇乡镇企业通过调整内部结构,转变经营机制,狠抓技术改造已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涌现出象三轮制造、塑料厂等一批收益较好的企业,2000年全镇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5100万元。
另外,镇安棉路两侧的砖瓦预制建材业;郑家村、杜固、西王、梁固等村的木器加工业,北务、西柴村的服装加工业,东北务、后白壁等村的运输及白壁镇的餐饮业,已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四、镇区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白壁镇是安阳市的东大门,近几年,镇委镇政府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新建初级中学5所,通讯事业有很大发展,电话普及率45%,镇区内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为全镇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镇区现有1。5平方公里,有一大型贸易市场,安阳县二中、县教师进修学校、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位于镇区,另外,镇区内金融、邮电、通讯、公路、粮食、供销等服务机构齐全,已形成了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医疗中心。
五、远景发展规划
白壁镇已聘请市规划设计院对全镇进行了合理的科学的总体规划设计,制定了小城镇建设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措施,白壁镇现在正按照规划逐步实施,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将白壁镇建设成为高度文明、经济繁荣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镇。
六、取得的荣誉
99年度,镇党委被县委命名为“三级党建创先进党委”被市委命名为“六好乡镇党委”,计划生育工作荣获市政府进步奖、信访工作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乡镇,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三化”建设先进乡镇,综合治理工作被县委、县政府、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另外,老干部工作,老龄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
2000年度,镇委党员电教工作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先进乡镇,被县委评为六好乡镇党委、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乡镇、小康村建设先进工作乡镇、信访“三无”乡镇;其次,畜牧工作、食用菌工作、老龄工作、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任工作也分别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获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