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指在瓷坯上用刀刻出花纹。宋代最盛行,青瓷采用较多;南方龙泉窑及北方耀州窑最具代表性。对邻近地区瓷窑同类装饰有较大影响。

宋代瓷窑普遍采用的一种装饰技法。系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胚体刻出花纹。其特点是着力较大,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刻花常与划花技法结合运用,被称为“刻划花”。

暗刻花

用刀在没有上釉的素胎瓷器上画出凹下去的花纹,称为暗刻花,之后浇上釉入窑烧,烧出来有花纹的地方会凹下去一点,颜色也深一点,朦朦胧胧很含蓄的感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