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夏津县新盛店镇
【基本情况】
新盛店镇是一个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镇,唐初夏津县城曾设置在这里。据史料记载,镇名由孙生店、新生店沿革而来,隶属夏津县。民国设二区,解放后设镇,1958年设新盛店公社,1984年设新盛店镇,1993年与原左王庄乡合并,1995年又与原西李乡合并,成为夏津县第一大镇。
新盛店镇位于夏津县城北10公里处,西、北与武城县接壤,东、南分别与本县苏留庄镇、北城街道办事处为邻;青年河贯穿南北,315省道、254省道、318省道、育西路、雷霍路交叉穿过镇境。距青银高速出口3公里,村村通了柏油路,干支相连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全镇70个行政村,总人口5.4万人。镇版图面积南北狭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2公里,总面积120.4平方公里,耕地12万亩。镇驻地面积5.1平方公里,并制定了20年的整体建设规划,现已初步形成了街道整洁、宽阔、建筑布局合理,邮电、银行、电力、水利、交通、运输、商业、教育卫生等设施齐全的小城镇建设格局。
【农业资源】
新盛店镇地处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有棉花、小麦、辣椒、玉米等,是棉花良种繁育的基地。农民群众有丰富的植棉经验,棉花生产是该镇的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棉花生产为支柱,大力培植棉花加工业,把农业大镇建设成为经济强镇”的发展思路。全镇植棉面积近11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90%以上,每年向棉纺企业提供优质原棉约20万担,棉花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棉花拉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棉花真正成为该镇农民的“摇钱树”。
【民营经济】
镇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因地制宜,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使全镇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79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2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8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4%,地税359万元,增长了43.18%,国税52万元,增长了2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46元。
【招商引资】
2005年全镇新增个体工商户795户,新建、扩建民营企业38家,其中:100万元以上的17家,300万元以上的7家:东方纸业、睿源种猪场、宏源油厂、夏津新通浸出植物油厂、新平棉业有限公司、荣华纺织有限公司、德州日月蜡制品有限公司。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睿源种猪场第一期投资1200万元,今年又投入800万元,总投入达到2000万元。朝阳轴承厂项目已落户县经济开发区,该项目总投资达5000万元,现已投产;东方纸业有限公司又投资800万元,新上相纸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天津成宇自行车业有限公司夏津分公司正在筹建中,全镇两大“天字号”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