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赫莱清真寺(al—Masjid al—Sakhrah)
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东部的伊斯兰教圣地内,在阿克萨清真寺以北300米处。阿拉伯语“萨赫莱”,意为“岩石”,故亦称“岩石清真寺”。相传621年7月一天夜晚,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沉睡中被安拉派来的天使吉卜利勒唤醒,同天使乘天马从麦加飞到耶路撒冷,踏着一块岩石,登霄遨游七重天,见到了古代“先知”、“天园”及“火狱”的情景,黎明重返麦加。这次夜行“登霄”记载在《古兰经》第17章中。此后,穆斯林将耶路撒冷作为圣地。穆罕默德登霄所踏的岩石成为圣石,它与麦加克尔白的黑石具有同等神圣地位。萨赫莱清真寺于691~694年由伍麦叶王朝哈里发阿卜杜勒·麦利克敕令建造的。
该寺结构严谨,造型美观,具有阿拉伯建筑艺术的优美特色。寺最外一层是八角形墙体,每面宽20.5米,高9.5米,全用石块砌成。主体部分的圆顶由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16根柱子支撑,四角是4根大柱,所有柱子都用硬木呈拱形连接。圆顶外围用花瓷砖砌面,瓷砖面上横写有穆罕默德夜行时安拉所降示的《古兰经》经文。寺内装饰金碧辉煌,圆顶下陈放着一块蓝色岩石,形状不规则,南北长约17,7米,东西宽约13.5米,礼拜朝向的正面较低矮,最高处离地1.5米。岩石上印有一些近似脚趾的印痕,相传是阿拉伯人的先祖伊斯玛仪小时所留。岩石上还有许多镐凿的痕迹,据说是十字军东侵时所凿。石殿附近,有用巨石垒成的高大院墙,长156英尺,高65英尺,即天马墙,相传穆罕默德夜行时曾把天马停留于此。现今,这里已成伊斯兰圣地——阿拉伯墙的组成部分。12世纪十字军东侵时,该寺改为基督教堂,被称为“上帝之殿”。1187年萨拉丁收复耶路撒冷后,该寺得到全面修复。后由伊斯兰诸王朝多次修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