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倾冒险主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基本概念【“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又称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1931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等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取得了中央领导地位后而推行的一整套不切合当时实际的错误路线。

二、主要内容1、政治上

他们在政治上夸大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列;否认九一八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明显变化,把国民党统治集团看成铁板一块,把中间势力当做“最危险的敌人”,主张以主要力量打击那些所谓妥协的反革命派;继续推行“城市中心论”,不适当的夸大城市工人运动的作用,要求红军占领城市,以实现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进而形成全国的胜利。

2、军事上

在军事上把红军的三项任务缩小为单纯的打仗一项,忽略正确的军民、军政、官兵关系的教育,要求不适当的正规化,发展了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否定敌强我弱的前提,先是推行冒险主义,后来又变为保守主义和逃跑主义。

3、组织上

在组织上他们打着反“右倾”、“改造和充实各级领导机关的旗号,实行宗派主义,对不同意他们错误主张的人,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三、严重后果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统治大四年之久,使党的白区组织几乎丧失了百分之百,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了百分之九十。

直至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