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情概况平安城镇地处河北省遵化市西南方向,距市中心25千米。平安城镇东与东新庄镇接壤,西靠天津市蓟县,南连玉田县。全镇总面积106平方千米。辖区处在燕山余脉、两山之间的平原。黎河、沙河两条河流由东向西穿镇而过,两河于平安城镇赵家街村西南交汇于一处,注入蓟县渔桥水库,因此此处被称为“双河口”。全镇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素有南治山,北治砂,中间治涝洼的地理“美称”。全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大同至秦皇岛线由平安城镇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县级公路遵化至玉田线由东向西穿镇而过,该公路也是通往北京、天津的主要干线之一。
引滦入津工程自东向西穿过境内汇入蓟县于桥水库。[1]
该镇是全市著名的产粮区,历史上素有“小乌克兰”的美誉。为全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乡镇。[2]
到2005年底,平安城镇共有农业人口15012户,总人口5.0776万,农业人口49132人,非农业人口1644人;劳动力人口20916人。
历史沿革1953年为平安城、麻各庄、后所屯、中滩、夏家峪5乡,1956年合并为平安城乡,1958年属五星公社,1961年析建平安城公社,1984年改平安城镇。1992年撤乡并镇后原马各庄乡归属平安城镇管辖。[1]
行政区划平安城镇镇政府驻平安城三村。辖1个社区居委会、39个村委会:平安城镇;平安城一、平安城二、平安城三、平安城四、马各庄东、马各庄西、大麻各庄、小麻各庄、西李庄子、东梁各庄、京五营、东戴庄、王家街、麻家庵、高家坡、寺下庄、东贾庄、后所屯、西门庄、东门庄、夏家峪、姚各庄、国各庄、小丰台、骆马庄、河南街、刘各庄、围庄子、刘官屯、西小庄、张家街、东潘庄、西潘庄、孙庄子、蒋辛庄、莲藕池、梁庄子、赵家街、中滩。[1]
经济发展平安城镇立足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食用菌特色产业,小蘑菇做成了大产业,引进了投资1.1亿元的平安食品有限公司。全镇39个村中有32个村从事食用菌生产,已建成食用菌大棚2621个,生产规模达7000万棒,年产食用菌5.3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2007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4.38亿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490元。平安城镇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之一,被国家食用菌协会命名为“中国香菇之乡”。
该镇除了大力发展食用菌外,还因村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截至2008/年已初步形成了南北山区村优质核桃、“高光效”苹果,中部平原村红芳香南瓜、蛋鸡养殖、花生米及粉条加工为特色的生产布局。一是做好一“加”一“减”文章。在平原区鼓励农民尝试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的美国红芳香南瓜种植、甜玉米种植以及减少土地复种指数的芦笋种植。其中,红芳香南瓜在以莲藕池村为专业村的基础上,扩展到周边11个村,全镇种植面积将突破5000亩,从业农户达到 700户,年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人均创收超过4600元。芦笋种植以京五营村为中心,抓好广野300亩、平安食品160亩订单种植。二是在南北山区打造特色林果产业带。南部山区以刘各庄村、夏家峪村、寺下庄村为重点,栽植优质核桃 3000亩,发展高光效苹果325亩,年总收入可达76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9000元。北部山区以刘官屯村为试点,新建一个占地200亩的优质苹果示范园,建成后,年可创产值 55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三是鼓励农民发展规模养殖,提高经济效益。该镇在用地、用电、用水上提供方便,鼓励农民发展规模养殖。已建成国各庄蛋鸡、西门庄生猪等 3—5个畜牧养殖专业村,年可创产值1.5亿元,为农民户均增收1200元。四是发展特色加工村。继续抓好以京五营、孙庄子、高家坡等5个村为主的花生米加工,以中滩村为主的粉条加工和以小丰台村为主的芭片加工等特色加工业,形成专业加工村。该镇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已与食用菌产业一道成为镇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