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颉庙和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3-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苍颉庙和墓 苍颉相传是黄帝时代的史官,汉字创造者。其庙和墓在白水县史官乡。庙的修建时

间无考,按碑记,东汉延熹五年(162年)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宋明两代,各有增修。庙址面积十七亩,庙的后殿、正殿是两座明代建筑,而献殿、前殿、戏楼、钟鼓楼等,有的是清朝重修的,有的是明朝初年扩建的。后殿里面,塑造有“四目重光”的苍圣像,相传像下有隧道,通入殿后的苍颉墓中。在正殿、后殿两旁,陈列着历代碑刻,其中有“苍圣鸟迹书碑”、“孔子弟子题名碑”和东汉延熹五年的“苍颉庙碑”等。

苍颉墓在后殿的后面,墓高3.2米,周围44.1米,墓顶有枝干四出的古柏一株。墓边围绕花墙,开辟角门。

庙东一里多,即武庄村,相传为苍颉葬地。庙南一里多有史官村,因为苍颉曾作过黄帝的史官,

后世就以他的官职称村名。《史记》:“苍颉居阳武,卒,葬衙之利乡亭南”,指的就是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 也就是春秋秦晋彭衙之战的战场, 在这里常发现当时的铜箭头、铜器和“与天无极”、

“千秋万岁”瓦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