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毓新,1926年03月生。
学历:1946.10-1949.1,东北大学;1949.9-1951.7,东北工学院,工程师;1951.9-1954.7,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1955.9-1958.12,莫斯科动力学院。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土建学院。
专业团体任职:1980-,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1984-,东北地区发电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87-,国际水力机械研究中心,理事。
工作简历:1954.8-1977,大连理工大学,讲师;1978-1981.10,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1981.11-,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学术论文125篇,主编高校通用教材《水电站建筑物》两本,其中一本获水利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已出版专著两本: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及水电站建筑物结构分析,参编国际专著《水力机械振与振荡》。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编委及水力发电分支副主编。七·五和八·五攻关和重点科研项目成果,获部委级科技二等奖三项和三等奖两项。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1996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专家。为三峡技术设计审查特邀专家及电力工业部东北地区大坝定检专家。已培养取得学位的博士生13名和博士后3名。
研究或管理成就:1985-1988,水轮发电机组振动(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1987-1991,大型水电站坟力管道及栓支承结构(获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1989-1993,大型钢管结构分析方法及伸缩节技术(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
专著或重要论文:1990.5,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水力机械振动与振荡(参编),国际编辑委员会,英国;1995,水电站建筑物结构分析,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学术丛书;1984-1996,水电站建筑物(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