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术界对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内容等的论述较多,其中一个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着眼信息化战争需要,在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和战斗力形成的各个环节,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打赢信息化战争能力的过程。类似认识虽各有道理,也不能算错,但它们多少仍带有机械化时代的色彩,缺乏对信息化建设本质的认知。笔者以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本质或目标之一就是“大战场”建设,也就是把信息技术、信息设备等广泛运用于战场的一个努力过程。
日渐凸显的“大战场”
信息化战争的本质需求除了发展武器装备,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信息化战场,即“大战场建设”。所谓大战场,是相对于以往战争中那种以自然空间和构筑一些平面工事而形成的简要战场而言的。信息化战场之所以被称之为“大战场”,是因为信息化战场是建立在陆、海、空、天一体化网络平台基础上的,以高度集成的信息化设施为主体的,以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相结合的作战活动空间。它之所以被称之为“大战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高度一体化下的多维空间。信息化战场彻底改变了机械化战场以陆战场为主体、陆海空三维战场分散独立、战役布势互不关联的构成格局,而是以海上、地面、空中、电子、太空、认识等多维战场构成,形成了以太空战场和空中战场为主导,以陆、海、空、天、电多维化战场综合构成的基本格局。这种多维化的战场构成格局,作战空间虽然十分广博和浩瀚,但通过以陆海空天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构成的强大的战场认识系统、战场通信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等三大系统的连接,使战场呈现出高度一体化的特征。
二是高度整体化下的多边疆界。信息化战场改变了机械化战场那种由陆、海、空战场分别独立构成、各战场领域界线分明、各战场疆界有限的“分散化战场”构成格局,特别是改变了那种陆、海、空战场各自独立指挥、分头进行作战的特点,转而形成由陆、海、空、天、电子频域等多维一体化战场构成的格局,其太空和空中战场疆界具有无限性,地面和海面战场疆界具有无边性,电子战场具有无形性,使整个信息化战场疆界呈现出非常模糊的特点。当然,这种模糊性并不是“分散化战场”,而是具有很强的高度整体化特征。
三是高度精密化下的多元构成。信息化战场改变了机械化战场那种由单一军兵种、单一战场、单类武器装备进行的一元式较量方式,而是由陆、海、空、天、电多维作战力量多元组合,在战场自动化指挥系统高度统一的决策、指挥、控制下进行一体化作战,其作战协调呈现出高度精密化的特征。
信息化战争的本质需求
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与以往战争的本质区别之一,就是战场建设问题。因为,信息化战争是以“网络中心战”为主体的战争形态,战争不再主要依靠兵力兵器的数量,而是依靠战场构成要素的质量,特别是战场信息化设施的构成水平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我们知道,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之一,就是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这种整体较量主要是通过作战体系构成的五大系统,即战场认知系统、战场通信系统、战场指挥控制系统、战场打击系统、战场支援保障系统来进行的。这种体系与体系间的整体较量,主要是在战场侦察、预警、决策、指挥、控制、通讯、打击、防护、支援、保障等十大方面决胜负的。海湾战争中,由于伊拉克军队的战场建设仍然处于机械化时代,信息化战场的作战体系根本没有形成,其拥有的110万大军虽然在战场打击力量上并不落后,但由于缺乏其它四大系统对战场的有力支撑,在多国部队的信息化攻势面前,只能是被动挨打。比如,伊军装备的米格-29战斗机也是性能不错的第三代战斗机,但由于没有“大战场”的支撑,只能单打独斗,难与美军的F-15、F-16抗衡,最终只能败走麦城。战争实践充分证明,信息化战争的本质需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大战场建设”,各种作战力量只有融入信息化战场的大系统中,形成一个紧密和有机联系的整体,才能形成并发挥自身的作战功效。
扎实搞好“大战场建设”
应当说,我军信息化建设展开以来,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一直困扰着我们,那就是一些同志总是从眼前局部出发,过于重视武器装备的改进和更新,而忽略了“大战场建设”,这是机械化战争的“平台中心战”思维模式作用的结果,是需要加以辩证扬弃的。
显而易见的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军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既取决于自身的武器装备、编制体制、作战理论,亦取决于战场建设水平,即战场中信息化设施及体系的质量与水平。近些年发生的一些高技术局部战争,已经反复证明了信息化战场对于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重要性。因而,在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发展武器装备,调整体制编制,更新作战理论,也要把它们尽快和有机地融入到战场之中,从“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转变,并据此构建起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信息化的“大战场”。唯此,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才会有的放矢,尽快形成未来战争需要的战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