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国坚持在捷克部署反导弹系统之际,俄侦察机按照以前签署的《开放天空协定》,进入捷克领空频频侦察,严密监控最新动态。据俄《观点报》10月20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信息及公关局披露,根据俄罗斯与北约国家签署的《开放天空协定》,在最近5天里,俄军侦察机频繁飞入捷克领空,对其地面军事目标进行了拉网式扫描拍照。
数度进出捷克领空
根据《开放天空协定》,从10月15日到10月19日,俄罗斯空军飞行员驾驶安-30B侦察机飞越800多公里的距离,数次前往捷克领空执行侦察任务。在捷克领空,安-30B锁定捷克的各个军事设施,对其进行了详细照相侦察。俄新社援引俄国防部人士的话说,俄侦察机是沿事先商定的路线飞行的,并由捷克和俄罗斯专家监督进行。
此次执行“开放天空”任务的是俄空军第226独立混成飞行团,该团的主力机型正是安-30B侦察和照相飞机。安-30B由安-24轻型军用运输机改装而成,装有两个AI-24VT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23吨,最大时速540公里,航程2600公里。
安-30B上的机载设备非常完善,既可为其他战机导航,又可借助光学仪器对目标进行观察;既可对目标进行空中拍摄,用照片核实导弹或炸弹的打击效果,又可对隐藏伪装目标进行大面积拍摄;还可搜寻被击落的战机或直升机等。
这种机型通常只限于在大陆上使用,但也不尽然。1997年,一架安-30侦察机飞越大西洋,对美国和加拿大领空进行了侦察。但就目前而言,第226飞行团只在西欧和亚洲的天空执行侦察飞行。
十年后“协定”才落实
“开放天空”的想法出现于50多年前,1955年,美国政府向苏联领导人建议,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由两国空军在彼此领空实施侦察飞行,以确保无人在进行战争准备。但当时没能实现,苏联领导人断然拒绝了美国的“无理要求”。
在这方面,第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协议就是《开放天空协定》,由北约和前华约国家共24国,于1992年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签署。但这个协定的落实却不顺利,过了整整10年,当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批准这一协定后,它才开始正式生效。随着加入国家的增多,目前加入《开放天空协定》的已有35个欧洲以及北美国家。《开放天空协定》的目标是,通过相互不携带武器的“观察飞行”,收集对方武装力量的情报和活动信息,实现军事活动的开放与透明。
2002年12月,美国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第一次正式开启了这一飞行。2006年11月14日,一架图-154MLK1侦察机从契卡洛夫斯基机场起飞,代表俄罗斯对美国进行了“回访”。在2003年、2006年和2007年,俄空军侦察机已分别在爱沙尼亚、芬兰和挪威的领空执行过类似侦察。今年8月,作为对等行动,爱沙尼亚与芬兰空军官员一起,对俄罗斯领空进行了巡视飞行。 (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