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1月7日电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依靠自主创新掌握了供电效率大幅提高的超超临界机组,污染物排放近零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脱硫率高达85%%的循环流化床技术。“到2010年,中国超超临界机组数量将占全世界的一半!”正在召开的“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协作网”2007年年会上,不少专家做出这样的预测。
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与中国华电集团联合主办、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此次会议,围绕“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需求与挑战”的主题,对我国清洁燃煤发电机组研究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讨论,对国际清洁燃煤发电机组的技术研发方向及运行、生产经验等进行了交流。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延昌先生介绍说,我国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2006年,煤电装机比例由2000年的74.3%%升至77.8%%,煤电发电量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80.9%%升至83.2%%以上。现在发电供热用煤占全国煤炭生产总量的50%%左右,而且污染物排放量也很大。据统计,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中,90%%是由煤电产生的。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先生认为,在今后相当长时间里,清洁高效发电技术将是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开发和采用清洁、高效的燃煤发电技术已经成为电力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的重大课题。发展以超超临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和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为代表的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对节约资源、降低排放、保护生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据悉,我国在清洁高效发电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超超临界的合理参数和机型、炉型,已有4台1000MW级的超超临界机组相继顺利建成并成功投入商业运行。此外,IGCC和多联产技术的研究和建设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具备了建设示范性工程的条件。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