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战机研制技术水平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回答这个问题又以什么为依据,从什么角度度考量衡量?我想问题很简单,如果在同一时期的战机研制技术能够跟上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当然就是技术进步,否则就是退步。按照这一观点,不妨将建国以来的战机研制历程回过头来看看,就回找到答案。
中国的第一代战机研制是在1952年引进米格15生产线起步,1953年米格15仿制成功,并完全掌握了米格15技术。正式研制第一代战机是1954年在购进米格17的基础上进行的。1956年,从航空发动机到战机都拥有自主产权的歼5研制成功并装备空军。若按起步时间计算,历时4年,若按研制时间计算,只用了二年时间。歼10在与世界同期的先进战机F-84、F-86、F-102、F-103、F-104、F-4B的空战中表现十分出色,共击落了50余架各型战机,其中包括6架F-4B,自损仅2架。足以说明歼5的性能和战力与同期世界先进战机相比算得上皎皎者。
第1.5代战机歼6于1957年开始研制,1960年研制成功并装备空军,历时3年。发动机和战机都拥有自主产权,原材料国产化率98%。在1965-1970年越战期间从广西和海南岛侵入中国领土的美国战机空战中,共击落各型美国歼击机和侦察机35架,其中包括数架F-4C,自无损伤。在印巴空战中击落苏7、幻影III、猎人等战机13家,还击落了一架印度版米格21,自损3架。真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其先进性自不必说。
第二代战机歼7于1963年开始研制,采用自研的涡喷-7发动机。1966年首飞,1970年装备空军,历时7年。发动机和战机均有完全自主产权。原材料国产化率100%。与同期世界先进战机F-4相比,占有绝对优势。因为多型F-4曾被歼5、歼6击落过,自然更不是歼7的对手。
中国的第三代战机1985年开始研制,1998年首飞,2004年装备空军,历时19年。性能接近美国1979年装备的F-16A/B型,战机拥有自主产权,但仍用的是从俄罗斯进口的发动机,故而发动机没有自主产权,所以原材料国产化率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