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兵是轻装的空降步兵,这还像已经是天经地义了。但未来伞兵依然轻装吗?这关系到中国大运的定位问题。如果依然是轻装,运8一级的运输机刚好,还可以运载一些轻型车辆和一般物资。如果不再是轻装,那就要考虑向C-17靠拢了,至少要达到伊尔76或者更重的级别。
即时在未来,伞兵也不会用于攻坚,问题在于这个“坚”的定义是与时俱进的。现代军队的后方部队也有装甲车辆和轻型火炮,单靠伞兵手里的轻武器已经很吃力了。现代作战的另一个特点是地域增大,节奏加快,徒步的伞兵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在地面机动必要的距离。伞兵的机械化和重装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当然,伞兵的重装化和一般地面的重装化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空投一个重装师的。
未来伞兵的主要使命应该还是“老三样”:夺占-坚守要地、增援被围困的友军、从敌后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动反冲击。这三样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火力、装甲和机动能力。《遥远的桥》里的英国伞兵如果有两三辆“谢尔曼”和几门反坦克炮的支援的话,阿纳海姆大桥就不会是abridgetoofar了。
美国第82空降师曾经装备M551轻型坦克,独门绝技是152毫米炮可以发射炮射导弹,但铝装甲勉强能挡住步枪子弹。由于这是美军唯一一种具有空投能力的坦克,第82空降师曾迟迟不舍得将其退役,在92年第一次伊拉克战争期间,还随第一批伞兵紧急驰援沙特,是最早部署到战区的装甲部队。现在,第82和第101空降师大量装备悍马,不光用于一般的人员和物资运输,还作为重机枪、无后座力炮、迫击炮、反坦克导弹、防空导弹、电子战、指挥通信专用车,具有装甲的重型悍马更是美军伞兵唯一的装甲车辆。苏军走得更远,早就装备了伞兵战斗车和具有空投能力的自行反坦克炮,其最新型号还在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露面,伞兵乘座在伞兵战斗车内,随车一起空投,落地后马上投入战斗。
中国伞兵也开始装备轻型轮式伞兵战斗车,这种无装甲的轻型车辆机动灵活,但是毫无防护能力,只有对没有防备的敌人有很大危胁,敌人只要组织起基本的步兵防御阵地,这些车辆的生存力就很成问题。中国也开始装备类似俄罗斯BMD那样的履带式伞兵装甲战斗车,这将是中国伞兵的重火力,但也对运输机的运载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空投不是一个“能”与“不能”的问题,空投下去一支力量,就要形成战斗力,也就是说,需要有一定的数量。然而,适合空投的场地和时机都是有限的,这使得空投作业地域的空域也是有限的,不是有足够数量的运输机就可以满足空投的要求的。这样,较大的运输机就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以在一次通过中,空投更多的装备。较小的运输机就需要在空中保持间距,逐次空投,才能达到同等数量。这就延长了本来就危险的空投作业的时间,增加了敌人反应的时间,增加了行动的风险。
另一方面,伞兵一旦落地,出其不意地夺取了敌人的要地和适合突击起落(assaultlanding)的野战机场或土跑道,这时具有在野战机场起落能力、又能运输主战坦克的大型运输机就具有决定性的优越性,即使能运进一个规模不大的重装甲分队,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后方也具有极大的意义,极大地增强了伞兵队坚固目标的突击力和敌反冲击的抗击能力。
绕了那么大一个圈子,想说的无非是:中国的大运还是应该考虑主战坦克的运载能力,因此将更接近C-17,而不仅仅是运8,至少是放大的伊尔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