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2月3日电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3日在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开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说,工业化国家应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起带头作用。他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加强技术合作,目前化石燃料仍在被广泛使用,为避免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破坏,应开发使用新技术。他认为,必须建立使每个国家都能适应气候变化的全面框架,清洁发展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德博埃尔说,2007年可被称为气候变化年,在这一年里,欧盟承诺了到2020年时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像中国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一系列国际会议也围绕气候变化展开。
印尼环境国务部长维图拉尔在开幕式上当选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三次会议主席。他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上月发布的报告清楚地表明,气候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与会各方应充分展现政治意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挑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二次会议主席、肯尼亚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长姆维拉里亚则呼吁,为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各方应积极采取切实的行动。
本次大会将于14日闭幕,其间将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三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等一系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会议。这些会议将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对此次大会寄予厚望,希望大会能成为全球携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一次机遇。但分析人士认为,本次大会不可能彻底解决“后京都”问题,但各方有可能就未来“后京都”问题谈判中所涉及的领域以及达成最后协议的时间取得共识,这就是所谓“巴厘岛路线图”。绘出该路线图将是解决“后京都”问题的第一步。
《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通过,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它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却以该议定书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为由在2001年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记者张小军 任海军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