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发育,始于在妈妈肚子里两个月时,那时叫胚眼。生下来一个月,宝宝看东西基本只有光感和手动。到两个月,视力有0.01,随后会逐渐增长。到6岁以上,能达到1.0。多数幼儿园从小班开始查视力,此时孩子多为4岁,视力约为0.6—0.8。如果达不到0.6,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眼科医院检查。
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是遗传因素。有研究显示,55%—65%的近视原因要归结于遗传,剩下的35%—45%要归到行为、环境、营养等方面。如有研究发现,爱吃甜食、偏食的孩子,其近视眼的发生率较高。膳食中缺乏钙、铁等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者,近视眼发生率较高。
临床经验告诉我,防治近视眼要分档。我们认为,第一档要抓的就是1.0和1.0以上的孩子。因为1.0到0.9,就称为近视眼的新发病例,也叫“边缘视力”。如果把好1.0的关卡,近视眼的发病率就能得到有效控制。0.6到0.9,是第二档,称为初发病例。第三档就是0.5以下的,基本上是真性近视。预防近视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建立眼保健档案。这个观念在我们医院已经提了很多年,但做起来困难重重。如今,很多人都养成了定期体检的习惯,看看自己血脂有没有高,气管炎如何,或最近胖了后有没有脂肪肝。其实眼睛也需要定期保养。别看眼睛这个器官很小,但从前至后包括好多部分。光是眼科,就能分出眼外病、眼内病、白内障、青光眼等。对孩子来说,应该从小建立一份眼保健的健康档案。建议每隔两年查一次。它还有助于医生了解眼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其他眼病。
第二,要注意用眼卫生,做到“二要二不要”。包括“读写姿势要端正,读写1个小时后要远眺”;以及“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或坐在车厢里边看书”。读书写字时,身体距书桌要有一拳远的距离,眼睛距书本的距离为一尺远,写字的手距本子一寸,笔的前端也要留出一寸的距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拳一尺一寸”。
第三,要坚持正确地做眼保健操。我们医院在上世纪80年代,做过眼保健操科学测定。用红外线热像仪测定,发现做操以后,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会加快。可见,这是一个有效的自我按摩的疗法。当然,如果穴位按不准确,效果会打折扣。此外,平日可以练练“斗鸡眼”动作,锻炼眼肌。
第四,注意灯光照明。有些家庭习惯把台灯放在桌子右边,这是不对的。光线从左侧前上方射入,比较合适。以15瓦日光灯为例,灯管距离桌面、书本的距离是100—170厘米。电视摆放要科学,电视机到眼睛的距离应是电视屏幕对角线的5倍。晚上看电视,要开一盏相对暗一点的灯,作为背景。且灯光不要直接射在屏幕上面,以免发生眩光。
第五,要增加户外活动,改变偏食、挑食的习惯。我们医院做眼保健档案时,会给孩子查微量元素,发现近视眼的孩子大多缺锌、钙,有偏食的毛病。
第六,控制看电视、打电脑的时间,每天不要超过2小时。调查发现,父母,尤其是母亲,若喜欢看电视、长时间上网,那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就更长。所以保护孩子的眼睛,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
黄玲雄,主任医师,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眼科主任,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近视眼防治研究所副所长,上海东华大学视光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