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合国1945年成立至今,安理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都曾使用自己掌握的否决权。
所谓的否决权指的是,联合国非程序性事项的决议需要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9个理事国的赞成票,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既否决票)都会使一个议案无法通过,即使该议案获得了足够的票数。但弃权不被视作是否决。这样每个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内就享有一票否决权。
从1945-2004年,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总共使用过257次否决权。其中,中国5次,法国18次,英国32次,美国80次,苏联/俄罗斯122次。
第一次:1946年到1971年间,台湾当局在安理会曾经仅有一次投反对票。1955年12月13日,台湾国民党集团否决了安理会关于蒙古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否决蒙古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蒋介石政权败逃台湾后,即收回对蒙古独立的承认,在蒙古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中行使了否决权。此举引起苏联东欧集团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不满。1961年,迫于国际形势的压力和争夺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考虑,台湾当局作出了妥协,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以9票赞成,0票反对和1票弃权推荐蒙古进入联合国。其中,美国弃权,国民党没有参加投票。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1630号决议,接纳蒙古加入联合国。
第二次:1972年8月25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
1971年3月,印度政府干涉巴基斯坦内政,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7月,又制定“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并寻求苏联的支持,从苏手中获得了坦克、装甲运输车和地空导弹武器装备。巴基斯坦也进行了相应的备战。
1971年11月21日,印度从西、东、北三面,分十路大军,向东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印巴战争爆发。23日,巴总统叶海亚·汗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巴军全力抗击印军。战争在东、西两个战场展开。12月17日印军在东部战场取得胜利,双方全线停火。
1972年1月,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共和国。
第三次:1972年9月10日,中国否决了英国等西欧国家在安理会上提出的有关中东问题的对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的修正案草案。
第四次:1997年1月10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向危地马拉派遣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决议草案。
危地马拉与台湾维持外交关系以及每年在联合国总务委员会上联署所谓要求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
第五次:1999年2月25日,中国否决了安理会关于同意联合国驻马其顿预防性部署部队延期的决议草案。
马其顿政府在1999年1月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后2001年与中国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