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姓眼中的2002:花钱爽多了
沈阳下岗工人王铁名如今可以通过刷卡领劝低保”金了,他说:“政府每个月都能很准时地把钱存到账上”——
一床,一桌,一台21英寸的电视机,沙发也是陈旧样式,王铁名一居室的家摆设很简单。
王铁名夫妻俩是沈阳市冶炼厂的工人,去年,都下岗了。下岗后,市里就给他们家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金,每月615元。15岁的女儿正在念书,又是长身体的时候,处处需要钱,600多元要支撑一个家还是很难。夫妻俩最初难以面对下岗的事实,可用王铁名的话说:“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1于是,夫妻俩开始在外面打零工、找补差。妻子于梅在酒店做过保洁员、钟点工。王铁名凭着自己掌握的那点技术,多少也能挣点钱。他对记者说,现在基本生活需求能满足了,可一想到孩子要上高中、念大学,就闹心。去年他母亲患了脑血栓,家里多年的积蓄掏空了。
说着说着,王铁名拿出了一张沈阳市商业银行的银行卡,高兴地说:“以前‘低保’金要到居委会排队领取,过时不候。今年好了,每月初用这张卡到银行的ATM机上划一下就能取了。并且政府每个月都能很准时地把钱存到账上。”
“其实,从个人角度讲,我真希望‘低保’金能再多一点,但我知道国家也有难处,特别是沈阳这几年下岗的人多,要拿出太多的钱也不太可能。”王铁名诚挚地说。
王铁名一直在盘算向亲戚朋友借点钱,开个小饭铺。夫妻俩年纪都大了,在外面打工的活不定哪天就没了,他感觉自己干更牢靠。“我相信只要勤劳就能致富。”王铁名的双眼充满了希望。
离开王铁名家的时候,记者看到窗台上摆放着两盆君子兰,在隆冬时节,显得格外生意盎然。(田茹茵李晔张毅)
世贸来到身边
在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工作的郭咏觉得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卖火了。他说:“干了七年,也没见过这么热闹的阵势”——
找到郭咏很难,他总说手头事多,脱不开身。雪后的一个下午,郭咏终于挤出空儿,开着崭新的“爱丽舍”赶到约定地点。“加入世贸第一年,我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车。”看得出,30岁的他日子过得不错。
郭咏是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信息中心经理。“今年我们太忙了,节假日都没法休息,加入世贸以后,国内汽车消费简直是爆炸性释放,到我们市场看车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我在亚运村市场干了7年,也没见过这么热闹的阵势。”生意兴旺带来的快乐使郭咏毫无倦意:“最火的是‘十一’前,一周销量高达1500多辆。估计全年亚运村市场汽车销量达到5.5万辆,比去年增长50%以上1
一年来,汽车市场走势大大出乎郭咏的预料。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的承诺,政府对汽车降低了关税,增加了配额,但由于是在过渡期内,加上有关部门实行严格的配额限制,进口车没有大幅激增,且价格出现反弹。相比之下,国内生产商不仅纷纷调整价格,还竞相推出新品,使国产车大受欢迎。“国内企业真的开始下功夫了。”
郭咏觉得,加入世贸后汽车业加快发展,最大的受益方是消费者。汽车品种日趋丰富,性价比日趋合理,选择余地大了,很多普通人圆了购车梦。“今年我们这儿有许多员工都买了车。驾车上下班,的确有一种小康的感觉。”
加入世贸之后,郭咏的工作范围更广,压力也更大了:“加入世贸提供了赚钱的机会,但随着服务业放开,我们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会更激烈,这逼着我们更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水平。以前我们主要做汽车销售服务,现在是要全方位服务,甚至包括信贷、保险、售后等。你说能不忙吗?”
在郭咏的印象里,加入世贸组织后变化最明显的是政府:“拿汽车来讲,政府出台了相关的促进政策,使汽车消费环境逐渐改善。管理部门增加了服务网点,延长了办公时间,简化了购车手续。这种变化对老百姓真是一件好事。”(龚雯)
花钱爽多了
广东菜农李锦清今年的消费增加了不少,他说:“如果钱赚得再多点,后顾之忧再少点,我的消费就会更多些。”——
广东从化市桃园镇平岗村菜农李锦清今年最大的开销是花2万多元把房子装修了。
这是李锦清盘算多年的心头大事,当初盖房子借了不少钱,房子盖好已经无力搞外部装修了。和城里人可以教育贷款、住房按揭不同,农民没什么东西给银行作抵押,要办点花钱的事大多是亲戚朋友间你借我我借你,提前消费的事是不敢想的。
手机费也是李锦清新增的一项开销,今年花了1000多元。不过这笔钱李锦清觉得花得值,他现在除了自己种菜,还帮一些公司、大户搞收购,有了手机,联系起来方便多了。
李家两个孩子都穿得干净漂亮,看上去和城里的孩子差别不大。李锦清的妻子说这些衣服是国庆节在镇里买的,过去只有春节家里人才买新衣,现在手头宽裕些,遇上一些其它的节日也会给孩子们添些新东西。
不过,李锦清感到现在花钱还不能太多。
这几年收入是在增长,不过比不上刚开始种菜那两年。种的人多了,菜价也就低了。所以手里有点钱还是要精打细算,像冰箱、空调这些不那么必需的东西李家都没买,就连煤气炉也是赶时间时才用,平时还是烧土灶,山区的柴火毕竟是现成的。
收入增长不多,将来要花钱的地方却不少,孩子的教育就是不能省的一项。2002年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加起来花了4000多元,现在还负担得起。大女儿学习很好,李锦清担心孩子如果考上大学家里却拿不出学费,所以总在努力攒钱。另外农村没有医疗保险,家里人要有个病痛,也得存点钱防着。
“如果钱赚得再多点,后顾之忧再少点,我的消费就会更多些1李锦清说着,眼里满是期望。(鞠青)
私人投资增加了
今年,上海的私营企业主范晔平新增投资1000万元,他感谢国家对民间投资的鼓励和扶持——
轻轻推开虚掩的大门,立即飘来一股浓重的油漆味。但范晔平毫不在意,拉着记者快步走了进去。尽管空荡荡的厂房内,只摆放着一条尚未拆封的生产线,但他还是介绍个没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范晔平是私营的上海广为电器工具厂厂长,眼前这幢外表略显陈旧的4层厂房,是他在即将过去的2002年中租下的又一个厂区。“这座大楼连外面的院子,一共有将近2000平方米,我准备在这里设3条生产线。现在内装修已经结束了,等春节一过马上开工生产”,范晔平的言语中透着一种紧迫感。
“今年一年里,我新增加投资近1000万元。主要做了3件事,首先是在松江工业园买了50亩地,准备建一个现代化的厂区。紧接着,我又拿出100万美元,与美国和法国的企业共建了两家合资企业。最后才租下这个厂房,准备扩大生产能力。”
范晔平可谓“财大气粗”,但5年前可不是现在这样。那时,范晔平刚从南京到上海来创业,用他的话说:“手里的钱都是从亲戚那里七拼八凑借来的。”
看上去,“广为”之路似乎一帆风顺,但在范晔平看来,这并非他一个人的功劳,关键还在于国家对民间投资的鼓励和扶持。“别的不说,今年我经镇政府担保,向银行借了200万元贷款。原以为私营企业贷款很难,会拖上一段时间。没想到银行的态度很积极,以最快速度办好了贷款手续,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对于未来的路,范晔平信心很足,但也有两个期盼:“一盼‘宽’,希望国家为民间投资创造一个更宽松的环境;二盼‘严’,由于我们的产品全部出口欧美市场,国内同业间的竞争很激烈,有的甚至拼命压价恶性竞争,严重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声誉。希望有关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