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陈漱渝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243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508711025
·条码:978750871102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丛书名:中国现代名家传记丛书
内容简介
回望历史的钩戟长铩,中国历来不缺乏伟人,但在文人中,伟人恐怕只鲁迅一人而已。鲁迅,一个唱响历史既深刻又熟悉的名字,他用最平凡不过的笔杆划破了黑暗的天际,使一代代迷茫的青年人热血沸腾,迎向拂晓的光明。鲁迅,执寸管论世事,站在时代的浪尖上,痛斥社会的伤口,没有悲哀只有悲愤,没有愤懑只有警醒,不愧一个真英雄、一片民族魂。《鲁迅评传》带你走近伟人的一生!
鲁迅一生都在战斗,他攻击的目标是专制、蒙昧与奴性,他教奴隶们怎样斗争,教青年学生如何战斗。从弃商学医、弃医从文,他致力于挽救麻木不仁的民众。为了同所谓的“政党”作斗争,他跌倒了,又爬起,一生中禀持着坚毅、顽强的战斗热情。本书是《中国现代名家传记丛书》之一,记录了鲁迅的生平事迹,更突出的鲁迅的战斗史!
作者简介
陈漱渝,男,祖籍湖南长沙,1941年生于四川重庆。1962年毕业於南开大学中文系。1976年4月调入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曾任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2001年任《鲁迅全集》修订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现任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兼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等。
主要著作有:《鲁迅与女师大学生运动》、《鲁迅在北京》、《鲁迅史实新探》、《许广平的一生》、《民族魂一鲁迅的一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鲁迅史实求真录》、《宋庆龄传》、《风情·亲情·乡情》、《五四文坛鳞爪》、《甘瓜苦蒂集》、《倦眼朦胧集》、《披沙简金集》等。
编辑推荐
回望历史的钩戟长铩,中国历来不缺乏伟人,但在文人中,伟人恐怕只鲁迅一人而已。鲁迅,一个唱响历史既深刻又熟悉的名字,他用最平凡不过的笔杆划破了黑暗的天际,使一代代迷茫的青年人热血沸腾,迎向拂晓的光明。鲁迅,执寸管论世事,站在时代的浪尖上,痛斥社会的伤口,没有悲哀只有悲愤,没有愤懑只有警醒,不愧一个真英雄、一片民族魂。《鲁迅评传》带你走近伟人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兽乳养大的英雄
第二章“从来如此,便对么?”
第三章“戎马书生”
第四章浮槎东渡
第五章“新生”运动
第六章“木瓜之役”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在三味书屋就读期间,还发生过这样一桩有趣的事:鲁迅所住的新台门附近,有一家称为“广思堂”的私塾。塾师姓王,身矮头秃须多,诨名叫做“矮癞胡”。他不仅经常体罚学生,没收学生的点心自己吃,而且规定学生小便前还要领取“撒尿签”。鲁迅听到这个消息,便在一天中午跟其他几个爱打抱不平的同学前往“兴师问罪”。不巧,“广思堂”也放学了,师生都不在。鲁迅便和伙伴们将“矮癞胡”的“撒尿签”全部撅折,朱墨砚台扔在地上,以示惩戒。这件事正是鲁迅对腐朽的私塾制度的一次自发反抗。
书塾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书塾以外,禁令则比较宽了。渴求知识的鲁迅,该可以接触到一些既有意义而又切合孩子特点的书籍吧!然而,在当时的中国,这样的儿童读物可以说一本都没有,充斥坊间的只不过是一些“毒害小儿的药饵”。在这种环境中,帮助鲁迅有效抵制了封建思想污染的仍然是探求真理的怀疑精神。鲁迅在一张书签上,曾写下了这样的箴言:“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所谓“心到”,就包含着善于思索的意思。
“囊萤照读”、“凿壁偷光”,这已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封建社会,它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勤奋苦读,以求出人头地,很少有人对它产生过怀疑。然而鲁迅通过思索,却认为这样的故事不可真信,更不能照办。试想,每天要捉一袋萤火虫,那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倘去凿穿邻居的墙壁,那后果将会更糟,不仅会招来邻居的斥骂,而且还要向人赔礼,替人修房。《二十四孝图》,这是一本宣扬封建伦理的传统教材,那二十四。位孝子的事迹是被称作楷模供人效仿的。然而,鲁迅却从这些令人炫目的故事中发现了礼教吃人这个残酷的事实。年幼的鲁迅并不反对孝顺父母。他所认为的孝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然而,“老莱娱亲”中的老莱子,行年七十,却要在双亲面前手摇拨浪鼓,戏舞学娇痴,这岂不是把肉麻当有趣?至于“郭巨埋儿”,那就更可怕了。郭巨担心儿子会夺母亲的口粮,居然狠心活埋三岁的儿子。鲁迅想,如果他的父亲竞学了郭巨,那该埋的岂不正是他么!于是,当时那些被人视为白璧无瑕的孝子形象,反而在鲁迅幼小的心灵中引起了极大的厌恶和反感,他原先想做孝子的计划也彻底破灭了。
在到处布满了陷阱的旧社会,要防止受骗,还要学会比较。十四五岁的时候,鲁迅看过一本叫《蜀碧》的书,内容是渲染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四川如何用酷刑杀人,读后令人毛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