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与周扬的恩怨|报价¥23.20|图书,文学,纪实文学,综合,杨桂欣

王朝王朝水庫·作者佚名  2008-05-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点此购买报价¥23.20
目录:图书,文学,纪实文学,综合,

品牌:杨桂欣

基本信息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页码:354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21604505X

·条码:97872160450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丁玲当红军,奔赴前线,一路写作不辍;周扬读了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流过眼泪;毛泽东书写《临江仙》词赠丁玲;宗教和政治权力结合就一定是祸害;周扬借反右派之势,先把丁玲打成大右派;在打倒丁玲的同时打倒了冯雪峰;丁玲晚年陷入怪圈之谜;丁玲与毛泽东关系始末……

中国自“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发展历程,宗派的形成及其对革命文学事业乃至于整个革命事业的消极作用,或曰负面影响,最初表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左联时期”。其实,在“左联”成立以前,就已经有了宗派。那时候,创造社,后来还有太阳社,他们联合在一起,围攻鲁迅先生,就是宗派主义作崇的最初表现,也就是所谓滥觞。

作者简介

杨桂欣(原为馨),男,1935年9月生于湖南攸县农村,汉族。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央教育部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与丁玲共事多年。主要著作有《丁玲评传》(重庆出版社)和《我所接触的暮年丁玲》(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等。

编辑推荐

丁玲当红军,奔赴前线,一路写作不辍;周扬读了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流过眼泪;毛泽东书写《临江仙》词赠丁玲;宗教和政治权力结合就一定是祸害;周扬借反右派之势,先把丁玲打成大右派;在打倒丁玲的同时打倒了冯雪峰;丁玲晚年陷入怪圈之谜;丁玲与毛泽东关系始末……

目录

一 经历各异,殊途同归/1

二 “左联”初期的战友情谊/11

三 延安岁月互相支持/25

1.丁玲早于周扬到达陕北并筹建中国文艺协会/25

2.丁玲当红军,奔赴前线,一路写作不辍/28

3.毛泽东书写《临江仙》词赠丁玲,丁玲编写《红军长征记》/31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丁玲比周扬大三岁,生于1904年10月

12日;周扬生于1907年11月7日,这是温

济泽根据周扬的家谱订正的。丁玲是湖南

省临澧县人,周扬是湖南省益阳县人。临澧

和益阳都在湖南省的西北部,丁玲和周扬甚

至可以称作“小老乡”。尽管如此,假设她和

他都是贫苦的农家子女,很可能老死不相往

来,其命运大抵会是这样:前者—辈子围着锅

台转,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妇,传宗接代的产

婆,足不出户是她的生活常规,根本不可能领

受伟大的“五·四”运动的战斗洗礼,从而成

为新时代的新女性;后者嘛,背向青天面朝黄

土,终年劳碌而难得温饱,哪有机会跑到长沙

和上海等地上学读书,甚至闯荡到日本国去

寻找已经到了那里的入党介绍人,以求恢复自

己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组织关系。

破落的地主阶级家庭,有如鼓倒架不倒,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身于这种家庭的丁玲

和周扬,都能够从小就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

自由阅读的方便,为他们尔后闯荡世界,参加

革命,举步文坛,创造了起码的条件。进入青

年阶段之始,丁玲靠着寡母当小学教员的薪

水,供她上了长沙市的周南女子中学——这

是一所私立的中等学校,学费比较贵;周扬则

靠岳丈家的帮助,到长沙读中学的时候,竟由

发妻吴女士“陪读”。在婚姻大事上,周扬比

丁玲幸运得多。丁玲刚刚呱呱坠地,外祖母、

住在常德县城的余太守夫人便包办了她的婚

姻,把她许给了她的表哥当媳妇。

丁玲原名蒋伟,字冰之,乳名小菡,“丁

玲”是她1922年进入上海平民女校之后,在

废姓改名的思潮中自己取的姓名,第一次对

外使用是1925年春末,她在北京找不到职业,

写信向鲁迅先生求助。鲁迅先生收读此信时,

正好有一个名叫荆有麟的人在他身边,此人

是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的编辑,他认为

从丁玲此信的笔迹看,是沈从文写的。鲁迅

先生生气了,认为男人冒用女人的名字给他

写信,便决定不予理睬。到了1927年,丁玲

发表小说处女作《梦珂》的时候,用的就是“丁

玲”署名,从此,丁玲便成了她终生的姓名,很

多人都不知道或不大在意她的原名。

周扬原名周运宜,字起应。他的名字似乎不像“丁玲”那样有故事。

丁玲在长沙周南女子中学读书的时候,由于校方无理解聘进步教

员陈启民(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新民学会的发起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3.2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