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1.10目录:图书,传记,文学界,诗人,
品牌:辛守魁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7220052731
·条码:97872200527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泰斗丛书·20世纪文学泰斗。
在人类文学历史的长河中,20世纪文学占有重要地位,包括了欧美各国诸多繁杂的流派,出现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这部《20世纪文学泰斗》系列丛书,就是为您介绍和阐述了20世纪世界各国杰出作家及其生涯与命运、创作历程与艺术成就,以便读者对他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书是该系列之《阿赫玛托娃》。
媒体推荐
后记
1999年4月,在北京大学参加纪念普希金诞辰二百周年的学术活动时,本丛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吴元迈先生慨然将本书的撰写任务交给我,江西南昌大学黎皓智教授怕我怯阵,又极力予以鼓励和帮助,如今,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我把这本书奉献在读者朋友面前时,着实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慰。
对于著名诗人安娜:—阿赫玛托娃,我所知不多,只是1991至1992年赴苏学术访问期间,在那里的几位朋友的帮助下,才开始读起她的诗作并搜集有关研究资料,回国后,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只是把这些资料粗略地加以分类、整理,编辑出《阿赫玛托娃年谱》和《阿赫玛托娃研究人名录》,而对于她的有些诗句,特别是叙事长诗《没有主人公的歌》等,只是一知半解而已,因而,要写出一本像样的诗记,对我来说委实艰难。不过,我自觉编写的态度还算认真、严肃,希望不会令读者朋友大失所望。关于这本传记,我想再赘叙几点:
一、真实性应是传记的最可贵品格,我奉此不悖,决不用山雾罩之词以哗众取宠,虽不敢狂言其中每句都有出处,但每一大段均有据可查,:只是为了压缩篇幅,出处一律从略。不过,有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甚至过程,遇有众说纷纭时,我就不得不只选择其一了。
二、人名的处理有些随意性。考虑到我国读者的接受习惯,传中人名如是男性,只用其姓,因为他们为我国读者所知也只是姓,如帕斯杰尔纳克、曼德尔施塔姆等;如是女性,只用其名,甚至是爱称,因为她们与传主多关系密切,女诗人也这么称呼她们,如尼娜、伊琳娜等。不过,也不尽然。她的儿子列夫,只用名,因为妈妈对儿子不称姓;她的好友别尔戈丽茨等虽是女性,也用姓,因为她们是重要的诗人,这种处理方法貌似混乱,但中国读者反会感到习惯些。
三、由于篇幅的限制,参考书目只开列了主要部分,本传记的撰写当然全依赖于这些资料以及近二十年来俄文杂志《新世界》、《涅瓦》、《星》、《文学问题》和《俄罗斯文学》等,笔者搜寻到有关论文、回忆录近三百篇,不再一一开列。
在查阅俄文资料时,北京国家图书馆俄文期刊室和辽宁省图书馆外文期刊室为我提供了极大方便,在此谨致深深谢意。
如果这本传记还能为阿赫玛托娃研究提供一点儿资料,那么首先我要感谢的是支持和帮助我写作的朋友和亲人们,沈阳的正红旗、魏玉光夫妇从列宁格勒特意为我带回了新版的三卷本皇巨著《安娜·阿赫玛托娃纪实》,北京大学俄语系年轻的查晓任刚刚又从莫斯科给我带来了《阿赫玛托娃生平和创作年谱》 ,二两册,黑龙江社会科学院宋嗣喜先生甚至在长逾电话里帮助战斟酌阿赫玛托娃诗句的译文,我的女儿辛冰把全书读过几遍,一一订正笔误,推敲措辞。
尽管我付出了艰辛,但由于学识谫陋,书中谬误还望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朋友不吝指教。对于本书的意见如能迳寄:110015,沈阳大学师范学院45号信箱,笔者将不胜荣幸之至。
辛守魁
2000年国庆前夕
目录
第1章 十月革命前(1889~1917)
1童年时代
2皇村中学
3爱情与婚姻
4巴黎之行
5 “塔楼”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流浪狗酒吧时期的生活虽然短暂,但对阿赫玛托娃来说,这里犹如彼得堡诗坛的一角,它使女诗人结识了许多同仁,其中与她保持了终生友谊的有洛津斯基和曼德尔施塔姆。
米哈伊尔·洛津斯基(1886--1955)原是《阿波罗》杂志的秘书,阿赫玛托娃早在1911年诗人车间成立后不久就结识7他,后来,在流浪狗酒吧的多次交往就使阿赫玛托娃对他产生了好感。她发现,洛津斯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朋友的忠诚,矢志不移,他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帮助别人,很讲义气。当阿克梅派剐刚诞生,请他担任《极北族人》主编时,他虽不拒绝,但表示不抛弃原来友好相处的象征派朋友。
他有朝气,有干劲,虽然身患重病,干起活来仍不知疲倦。阿赫玛托娃觉得,他把“神奇般的耐力、十分优雅的机智、高尚的品格和对友谊的忠诚融于一身”。古米廖夫也说过:“假如向火星上的居民展现地球人的样板,那就会选送洛津斯基一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后来洛津斯基曾热心地帮助过阿赫玛托娃出版诗集《念珠》和《群飞的白鸟》。十月革命后,他与古米廖夫同在“世界文学”出版社从事翻译工作,他从意大利文译出的但丁《神曲》获得了1946年的苏联国家奖。1955年1月31日病逝,
一天前,妻子知道他已无望了就服了毒,结果夫妻双双同一天辞世,同一天安葬。阿赫玛托娃流着泪对朋友说:·。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对夫妇啊!”过了不久,斯米尔诺夫邀请阿赫玛托娃译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她大发雷霆:“您,看来忘了我是谁吧?……我不能站在朋友的新墓上!”——因为洛津斯基早已译过《第十二夜》。
阿赫玛托娃除了写过一篇回忆洛津斯基的文章外,还写了其六首诗献给他,比如:
我的诗里只有你的声音在歌唱,你的诗中洋溢着我的呼吸。
(《我们不同杯共饮》,1913)
后来被称为“怪杰”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1891~1938)是阿赫玛托娃1911年在伊凡诺夫的“塔楼”认识的。这位翩翩少年,眉目清秀,目光炯炯有神,走起路来高昂着头,让人一眼就看到他钮扣上别的那朵铃兰花。他才华横溢,能用意大利语整段整段地背诵但丁的《神曲》。曼德尔施塔姆朗诵诗的方式极特别,他实际是在唱诗,“用足气力,像鸟鸣一样,拖长词句,把声音时而压低,时而提高。同时,他还跺脚,用手打拍子,摇晃全身。”那时阿赫玛托娃总是沉默不语,很少说话,而他则总是侃侃而谈,锋芒毕露,两个人结识后,经常来往。1913年曼德尔施塔姆的第一部诗集《石头》问世时,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