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21.80目录:图书,传记,传媒英才,电视人,
品牌:张路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页码:288 页码
·出版日:2007年
·ISBN:9787113080112
·条码:9787113080112
·版次:2007年10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原来我只佩服成功的人,现在我更尊敬那些正在努力的人。
她,是一位职业、家庭、爱情都圆满的女人。
她,是一位无数职业女性崇拜的完美典范。
她,是一位采访过200多位世界级名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她,还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传媒风云人物。
要了解杨澜,只有在了解杨澜的经历以后才能更好地走进杨澜的内心深处,等到我们对杨澜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去看这个在电视世界里掀起了“视频狂澜”的女人,我们一定会有种强烈的好奇,到底杨澜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魅力创造出这一切的呢?
蝴蝶是美丽的,蝴蝶是轻盈的。蝴蝶一样的女人让人向往,让人心动,如果这个女人还能有编制电视童话的魔力,并在与风对话的过程里再现着阳光下的激情和温柔,那这个女人一定就是杨澜。
女人都是喜欢做梦的,电视就是杨澜的梦境。女人都是喜欢在风中自言自语的,那些做过的节目就是杨澜在风中的倾诉。当你看到的时候,当你喜欢上的时候,你就会了解杨澜,你就会了解这个女人。
作者简介
张路,从事传媒业十余年,做过互联网和杂志主编,持续关注技术、商业和传媒业的变迁以及人物的命运。著有《盛大传奇》、《巨人不死密码》等书。
艳晶,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持续关注女性创业,是职业女性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编辑推荐
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原来我只佩服成功的人,现在我更尊敬那些正在努力的人。
她,是一位职业、家庭、爱情都圆满的女人。
她,是一位无数职业女性崇拜的完美典范。
她,是一位采访过200多位世界级名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她,还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传媒风云人物。
要了解杨澜,只有在了解杨澜的经历以后才能更好地走进杨澜的内心深处,等到我们对杨澜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去看这个在电视世界里掀起了“视频狂澜”的女人,我们一定会有种强烈的好奇,到底杨澜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魅力创造出这一切的呢?
蝴蝶是美丽的,蝴蝶是轻盈的。蝴蝶一样的女人让人向往,让人心动,如果这个女人还能有编制电视童话的魔力,并在与风对话的过程里再现着阳光下的激情和温柔,那这个女人一定就是杨澜。
女人都是喜欢做梦的,电视就是杨澜的梦境。女人都是喜欢在风中自言自语的,那些做过的节目就是杨澜在风中的倾诉。当你看到的时候,当你喜欢上的时候,你就会了解杨澜,你就会了解这个女人。
目录
杨澜素描
风中的蝴蝶
与风对话的女人
阳光下的激情与温柔
第一章 小巷深深的年代(1968年至1986年)
第一节 美丽的丑小鸭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上海的雍容华贵和北京的清秀典雅最后促成了杨澜的与众不同。也许是生在北京长在上海,最后又回归北京的特殊经历才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杨澜。在杨澜的眼睛里,上海是这样的:“上海的气质可能是市民气和国际化情节的一种混合”。
杨澜眼里的北京呢?杨澜说:“北京是在任何一件事情上好像如果不表现出文化的深度就感觉不太对劲”。这样两种不同的文化滋润出的杨澜就有了北京的文化气质和上海的国际化倾向,两个中国最有魅力的城市在杨澜身上以文化的侧重点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的双重模式,给了杨澜一个定位。
杨澜出生以后,因为母亲要到干校学习劳动,爸爸也在阿尔巴尼亚做外援专家,所以,杨澜就被外婆接到了上海。
当时杨澜妈妈跟杨澜的外婆说:“妈,我要到干校学习,以后就不能经常的回来看您了。”
“你要去干校?那小澜澜怎么办呢?”外婆不放心的追问了一句。
杨澜妈妈叹了一口气,“还能怎么办?她爸爸又不在,我带着呗。”一句话让外婆心疼了,一连声地说:“那不行,你一个人带着孩子怎么行呢,你把澜澜给我,让我带回上海去,等你回来了,再接走。”
杨澜妈妈着急地接过话来:“那怎么行,妈,您年纪也大了,把我们拉扯大就不容易了,再让您带澜澜,我……”
“好了好了,就这么定了,我来带,你一个人带我还不放心呢!”外婆接过小杨澜轻轻地抱着,用手拍着,嘴里还哼着小曲。就这样,杨澜跟外婆到了上海。
外婆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生育抚养了五个孩子。外婆的经验在邻里中被广为称道。杨澜妈妈虽然舍不得杨澜,但也没有办法,干校毕竟不适合带孩子,另外外婆来抚养外孙女也是当时经常可以见到的事情。于是还在襁褓中的杨澜,就这样含着奶瓶,躺在东摇西晃的火车里,摇啊摇,摇到了外婆桥。
可能是因为到上海的时候还不懂事吧,所以小杨澜从记事的时候起,就是外婆的唠叨和疼爱,还有外婆家里杨澜的舅舅们都对杨澜疼爱有加,让杨澜觉得特别的幸福。
外婆住在上海城隍庙附近的侯家路,那是一条窄窄的小巷,住在里面的人,每天都早早地起来,说着一种杨澜很难听懂的方言。杨澜就这样慢慢地长大了。
侯家路很多年以前已经拆迁了,那时候是条很窄的弄堂,只有百米长,五六米宽。街两边是一色旧式木结构的两层楼房。
因为街道很窄,所以人们晾晒衣被时就把长竹竿架到对街伸出的窗台上,这在当年的上海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每年梅雨季节过去以后,这样的长竹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