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19.30目录:图书,传记,家族传记,中国,
品牌:侯玉杰
基本信息
·出版社:齐鲁书社
·页码:351 页码
·出版日:2003年
·ISBN:753331249X
·条码:9787533312497
·版次:2003年9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32开
内容简介
目录中“杜*”*号字为左右结构,左半部为“乔”右半部为“羽”
媒体推荐
序
滨州市滨城区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东邻利津县,西接惠民、阳信县,北连沾化县,南与博兴、高青县接壤,总面积1040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是中共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滨城区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1992年J顷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鉴定,被誉为黄河三角洲上的一颗明珠。
滨城区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全区地势平坦,属黄河冲积平原,可利用土地118.6万亩,其中耕地68万亩,近25万亩的荒地、荒滩、荒涂资源有待综合开发。气候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大陆性较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黄河从南端穿境而过,总长38.5公里,水资源充足。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是胜利油田的重要产区。境内交通便利,黄河大桥是沟通华东与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滨博高速公路、205国道、220国道构成了高级公路框架。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以纺织、轻工、化工、食品、机械、建筑为主的六大产业。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27.4%,连续16年保持收支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2725元,基本实现小康。
滨城区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秦朝时有为劝谏秦王而甘下油锅的茅焦,宋朝时有学问渊博的状元胡旦,明清两朝以杜氏家族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将滨城引领出山东、走在全国前
列。明朝中期以来,杜氏家族的第五代孙开始步人仕途,第六、第七代便成为封疆大吏、天下直臣、文坛旗帜,此后,杜家代代为官、世世为文,明清两朝杜氏一门共有12名进士。清朝时,滨城共有28名进士,其中仅杜氏一门就有9人。杜氏家族可谓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曾以“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名扬天下。咸丰皇帝的恩师杜受田去世后,咸丰皇帝抚棺痛哭,追赠他为太师大学士,并谥“文正”。杜氏家族极其重视文化建设,虽然“一门之盛,甲于天下”,但“勿以族大人众为可恃”,人人“各修而身,各务其业,父以之教其子,兄以之勉其弟”,仿《颜氏家训》诫勉后人,有家训48则传世。今天,杜氏后代散居海内外总数超过万人,有许多事业有成者,他们是建设新滨城的一支重要力量。
杜氏故居、杜氏文化是滨城区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也是历史留给我们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研究、开发这座宝库,对于提高滨城知名度、打响滨城品牌、招商引资,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滨州师专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把“滨州杜氏家族研究”作为重点课题列入“黄河三角洲文化”系列研究中,并把研究成果列入《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书库》,这对丰富黄河三角洲文化的内涵、发展地方文化和经济意义重大,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在此书即将出版之际,特作序以表祝贺。
2003年7月
编辑推荐
在渤海之滨、黄河北岸,有一座城市--滨州。今滨州市、中心以北约11公里处是原来的旧滨州城,旧滨州城是山左著名的大家族滨州杜家的发祥地。滨州飙风飒厉,磨砺了杜家人的刚正激烈。本书是第一次对杜氏家族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成果。
目录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书库》总序
序
前言
第一章 杜氏家族考略
第一节 杜氏家族世系沿革
第二节 杜氏家族居住村庄统计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二、滨州杜家居住村庄调查
(一)调查原因
1931年,杜氏八修族谱时,承袭传统,没有把记述居住的村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绝大多数支系没有记述哪一代、哪些人迁移、为何迁移。仅在最后一页附表,罗列了38个各宗各支居住的主要村名,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和村名的变更,有7个村已与谱名不同。讲起某村某村,连杜氏后人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若想比较全面地掌握杜氏家族后裔居住情况,旧谱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具体来讲,旧谱存在以下三大缺点:
一是没有记载迁移时间,缺乏历史背景。如明朝末年的第八代大迁移,分家是主要原因,但仅仅是因为分家还是社会动荡的因素在起一定的作用,便不得而知。另外,因为当地许多地名、村名根据传说演化而来,因此关于杜家的居住村庄绝大多数是错误的,仅杜氏为主的村庄,像南街、姑慈庵、双庙等村庄,《滨州市地名志》的记载均是错误的。
二是记载村庄偏少,有遗漏,不能反映杜家分布的全貌。单门独户的村庄不记载尚且可以原谅,但超过几十口人、上百口人的大村庄不记载就个能不算是遗憾了。
三是没有记载迁移原因、族谱不记载迁移原因和时间,也不记载何人迁移,事过境迁,绝大多数村庄的杜氏后人基本上已说不清楚何时、何地、何人、为何迁移了。
另外,滨州杜氏家族子孙居住村庄范围涉及整个滨城区及周边县,相当部分迁移到外省市,全面调查是迫切需要的,也是最科学的,更是研究家族文化的基础之一。但是,从明朝末年杜氏八世孙、湖广布政使杜诗修谱起,从来就未能全面统计过,到1931年,杜氏八修族谱时,失去联系的已不可枚举c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休,失去联系的就更多。建国以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杜氏家族同其他家族一样,家谱被烧、祖坟被挖,子孙被揪斗,以致许多杜氏后人不以杜氏为荣,为逃避批斗游街之苦,有人反而改为他姓,谈杜色变,杜氏后人之间更难以进行沟通。至2002年底,时间已过半个多世纪,散居各村的杜氏后人各支系间基本失去联系,健在的七八十岁老人即使想再联系也无能为力了。研究者在滨城区的大河于村进行访问时,前后问过几位四五十岁的人,他们竟然不知道本村有杜姓人家,费尽周折,才在村中找到了两位年龄近八十岁的老人,原来,该村杜氏人家已经绝后。据他们介绍:该村杜氏人家很贫穷,兄弟二人就在其中一位老者家中扛长工,不过杜氏人品很好:虽然滨州杜家名声极大,但是他们例外,具体原因就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