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33.30目录: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中国史,综合,
品牌:周兴樑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7806961046
·条码:97878069610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研究丛书是广州中山大学“985”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重点是研究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政治是一个涵义广泛、内容复杂的概念。本课题将政治作广义的论述,研究视野拓展到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国际环境。对外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要政治人物和重大政治事件,将政治与社会结合起来,考察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影响、政治与社会的稳定和文明进步、政治与对外关系,尤其是对一些重要人物的政治态度和他们的治国理论、方针、手段造成的社会影响,做多角度、多层面的透视,试图用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就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做新的探索,用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和文明的程度来衡量与评论政治思想、主张和政治人物施政的正误。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近代中国政治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架构下形成的。以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一方,掌握中国的统治权;以广大的爱国、革命的人民大众和追求进步、追赶时代潮流的各种知识分子作为另一方。两方代表着中国的两种社会势力,反映近代中 国的两种前途,他们的政治理念、思想,以及改革中国的主张制约着近代中国的发展路向。近代中国政治是考察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中心内容和基础背景。现代中国的政治权力掌握在广大人民的手里,国家的权力中心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中央政府,国家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文化和教育,使中国社会迅速发展。以往中国近现代史在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显著突破,但是也有不足,比如控制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枢纽——政治变迁,对社会影响的研究较为薄弱,有更迫切研究的需要和更高的要求;研究重心有从社会各面向中心回归的发展趋势和从具体研究向整体把握提高的客观要求。既往的政治史研究,着重于讲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单向性地解释政治变迁给社会造成的动荡和不安,对经济、文化、教育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近现代中国政治史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提高。本课题把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的互动作为基本切入点,在既有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富于创见和有时代特征的宏观阐释系统,以观察视野的拓展和研究层面的深入为主导,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研究和方法的创新,提升研究水平,开辟新的路径。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方面,从整体上看,过去的研究兼具成果数量多而缺陷严重的双重特点,可以进一步开发的空间仍然较大。我什1中山大学在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人物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有良好的传统和优势,在孙中山与近现代中国政治等方面的研究走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前列,讲求学术规范,长期以来形成求实求真的精神和相互协作的学术风气,在多个方面颇具潜力。参与“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课题研究的有老一辈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有博士后研究者,其余均是取得博士学位的博士,是一个老中青结合的研究班子,各人就其兴趣和研究所得进行新探索;不少论著是他们的博士学位论文,曾获得答辩委员的。良好评价,经过反复修改才拿出来出版示人的作品。他们围绕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关系,从不同视野和不同角度进行的专题研究各有特色、各有优长,具有前瞻性和学术性。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近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迁”学术丛书,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希望这些成果能对人们从新的角度理解政治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有所帮助与启迪。当然,我们更期望读者和学术界的批评和指正。
本书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全面论述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民党政权治理西北的政治谋略及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和成效,分析了当时社会内部的情态,诸如地方军阀统治、地方政权与社会特点等。这是一部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的整体。
作者简介
周兴樑,1944年10月生,江西赣县人,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兼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副会长等多项学术职务;曾任校社会科学处处长及广东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职;长期从事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近代政党社团、民国史人物及国共两党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8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现任孙中山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代表性论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等。
媒体推荐
书评
本书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国共两党人物与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局的变迁与转型的关系,及他们在这个大变革过程中各自不同的表现和作用。
目录
第一编为国民革命运动做贡献
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与国共两党建军
一军校是国共两党联合培育军政干部的摇篮
二军校将士是支撑国民党规军的核心骨干力量
三军校师生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发展和壮大
毛泽东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贡献
一努力促成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二积极巩固发展国共合作的贡献
三大力推进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革命
四坚决维护国共两党的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宋庆龄
一辅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和制定三大政策
二领导组织广大妇女参加国民革命求解放
三为坚持与捍卫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而奋斗
何香凝与20世纪初的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一启迪女界觉悟与维护妇女权益及人格
二组织领导妇女投身于国民革命运动
三与共产党人道开拓妇女解放之路
将介石在大革命中的攫权活动
一从主办黄埔军校始执掌军事实权
二在指挥统一广东的军事斗争中膨胀权势
三玩权诈左右开弓而集党政军权于一身
四篡权阴谋频频得逞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路线与大革命之失败——从大革命失败的主要教训说起
何香凝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一度彷徨——从何为蒋宋联姻证婚谈起
第二编为祖国共和统一而奋斗
孙中山统一祖国的思想实践及其传承
一统一与否实关系到中国的存亡
二实现中国统一有武力与和平两条路
三祖国统一事业的传承后继有人
孙中山建政广州再造共和制度与重谋祖国统一的奋斗
一目标是再造共和制以竟辛亥革命未完之功
二以武力扫除军阀实现共和统一为中心任务
三执着追求用共和的南方去和平统一北方
为祖国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奋斗的宋庆龄
一20世纪中国的伟大爱国主义者
二与时俱进的杰出民主主义革命家
三享誉全球的国际主义和平战士
四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政治家
廖仲恺对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贡献
……
第三编为社会文明建设出力
跋记
……[看更多目录]
点此购买报价¥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