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博客概念在国内风声水起,2005年受众1600万,始成元年,然新年刚过,就传出国内最大的BSP博客网(前博客中国)将被Google或Yahoo收购,立刻像一枚炸弹,爆了所有BSP的思维,使他们不得不在2006年伊始考虑自身前(钱)途何在?
国内主流的BSP在2005年都可谓是“正果”小成,至少是将博客WEB2.0概念给予商业化回归,获得了VC的“倾囊相助”,并伴随着小面积的BSP间相互收购:
2005年1月,博客中国(BlogChina)并购了有“大象”之称的博客动力(Blogdriver.com);
2005年7月,世界五大风险投资公司之一Accel Partners向网络社区猫扑网(MOP)注资1000万美元;
2005年8月,改名为“博客网”的博客中国从著名风险投资机构Granite Global Ventures (GGV) 、Mobius Venture Capita、软银亚洲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 (BVP)等处获得千万级美刀融资;
2005年10月,深圳浩天公司对外宣布,其旗下的社会型交友网站――碰碰网获得软银亚洲125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2005年11月,中国博客网(Blogcn)宣布获得IDG和Granite全球投资公司1000万美元投资;
虽然国内BSP获得了投资,但却迟迟找不到属于自身独特赢利模式的方向,以博客网为例,仍旧走的是传统WEB1.0门户的老路:雇佣大批编辑人工转载粘贴大量资讯以获得流量,靠网络广告、无线增值为生。
传统网络公司的前(钱)途无非为二:要么靠自身做大做强,然后上市圈钱,实现自己“N年老店”的梦想;要么在做到足够惹眼的时候,趁机炒做卖掉,套现拿钱走人。那么BSP的前(钱)途又在哪里呢?
获得风险资金,既带来了生存发展希望,同时也引入了商业压力和责任,毕竟没有一家风投是甘愿做“慈善投资”的。2005年12月底,千橡集团以100%换股的方式收购Donews,似乎在预示着2006年国内BSP的前(钱)途走向:等待收购?
据传Google的一家投资公司亚洲负责人将飞抵北京,商谈收购博客网的事宜。估计Google的收购价格在1.6亿美元,其中包括9000万美元现金,其他部分通过股票收购的方式;针锋相对的是Yahoo公司也考虑收购博客网,出价在2亿美元,前期支付5000万美元现金,其他通过换股和延后支付的方式完成全部收购。
遥想在年前,获得融资的方博意气风发,扬言在2006年底或2007年第一季度将携博客网在NSDAQ上市,预计圈钱10亿美刀,可在年底就裁员四分之一,针对收购传闻以“不好说”之“莫须有”言辞回应,似乎可以印证豪情决心已不如当年。
笔者一直认为企业博客才是BSP的救命稻草,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以下三项任务:一、增加一种成本便捷的传播营销新手段;二、增加一种自我主导的产品宣传自媒体;三、增加一种交互的信息互动反馈新机制。又由于赚企业用户的钱比赚个人用户的钱更容易,前者的商业忠实度比后者更高。
但似乎现今国内的BSP对企业博客业务并不十分看中,既不苦练技术内功,也不进行成功案例宣传和概念普及,仍旧埋头忽悠一些无用东西。
在萨廖尔.贝克特的著名荒诞剧《等待戈多》中,两个衣衫褴褛、脏得发臭的苦老头,站在路旁等待戈多,可等啊等,从日出等到日落,一直等到路旁的枯树长出嫩叶,戈多就是不来。于是两个老头绝望了,决定上吊自杀,无奈没有绳子,只好用裤腰带应急,不料裤带一扯就断,于是他俩只得再继续等待戈多。
独自上市就如同苦等不来的戈多,对众多的BSP而言不过是个梦,倒不如更实际点,改“等待上市”为“等待收购”,或许在收购中等待,在等待中被收购,才是BSP最便捷的大好前(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