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跨国IT公司在中国市场遭遇了集体性的品牌危机。戴尔、英特尔、索尼等一向被本土企业视为学习典范的IT公司均因为各种问题而倍受指责,最近富士涉嫌巨额走私的问题更是因为富士方面的极端反应,遭遇到了舆论的一致谴责。
跨国IT为何陷入集体性的沉沦?许多人都在问。
事实上,跨国IT公司的走下神坛早已有了先兆。一方面,近几年欧美一批被认为代表着商业先进性的明星企业和偶像级的企业家传出的丑闻,打破了一个个神话,让亦步亦趋的中国商业界也明白了再耀眼的商业榜样也绝非完美的事实。
另一方面,从去年开始的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反思,同样令中国人明确了一个其实再正常不过的道理,温情脉脉的外衣之下,商业追求的是赤裸裸的利益,跨国IT公司尤其如此,为了利润,它们同样敢于铤而走险。
客观来讲,跨国IT公司问题频发的大背景是国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联想收购IBM的电脑业务后,戴尔在中国市场的压力陡增。因此,其多数丑闻都是因“打击”联想而引发;索尼产品质量神话的破灭,背景是其面临2008年业绩翻番的重任;而英特尔在中国市场被其对手AMD紧紧追赶。
此外,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也使那些抱蒙混过关心理的企业问题显现。以英特尔假CPU事件为例,最早即为一些消费者在网上社区里曝光的。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问题的不依不饶,最终导致了该问题的全面曝光,并得到关注和解决。
不过,这些问题还是暴露了一些跨国IT公司内部运作的不规范。富士施乐被举报的导火索是其与销售伙伴间发生的利益纠纷,这与戴尔事件如出一辙,这些跨国IT巨头与其在华销售伙伴间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内部矛盾公开化,对其品牌形象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一些公司的企业文化过于急功近利,导致部分员工在压力下铤而走险,并不惜违反基本的商业道德。
应该说,跨国IT公司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也是其本土化过程。应公司在中国业务发展及自身管理需要,这些年来,跨国IT公司尤其是一些世界著名的跨国IT公司,致力于推进人才、技术、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研发的全方位本土化。
本土化程度如何,也一直是中国各界评价跨国IT公司是否真正愿意融入中国,是否对中国友好的尺度,也一直是跨国IT公司管理者在中国人面前津津乐道的话题。本土化似乎成为跨国IT公司向中国方面提交的一份成绩单。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跨国IT公司的本土化被蒙上了一层阴影。有些人发现,本土化并非如跨国IT公司自己标榜的那样光彩夺目,而多是出于公司自身利益考虑;更多的人感觉到,跨国IT公司乃至一些全球知名企业,并非都是道德楷模。
中国加入WTO以来,跨国IT公司在中国投资经营环境越来越宽松。许多跨国IT公司通过建立地区总部和设立运营中心而逐步实现集团化,其竞争实力明显加强。跨国IT公司利用其市场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在这种情形下,跨国IT公司非常容易造成垄断。在高度集中的垄断控制下,人们无法察觉一些负面的阴暗的企业行为。而由于跨国IT企业的强势公关,通过控制媒体的舆论导向,很容易建立正面的品牌效应。在这样的公关包装之下,跨国IT公司为所欲为,去年它们频繁爆发的产品和品牌危机,正是这种畸形生态圈中的必然结果。
不仅如此,很多跨国IT公司刻意剥夺消费者知情权。在几年之前,这并不是一个问题。这些IT企业会说,我们的产品有经过了国家相关部门检验的文号,说明我们的IT产品就没有问题。
但是现在不同了,中国的民众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判断和选择,不再惟上畏上,盲从权威,要求企业和政府将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充分而及时地公开透明,接受民众的监督。
从“DC事件”丑闻里的索尼到最近涉嫌走私的富士,诸多跨国IT公司都表现异常傲慢,要么矢口否认,要么百般抵赖,推脱责任。这种傲慢而短视的策略,说明跨国IT公司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
当舆论以及消费者用更多怀疑的目光打量跨国IT公司时,当越来越多的跨国大品牌遭遇到更大的信任危机时,他们也将必须为自己严重透支的商业信誉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