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的消息说,2月14日,由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带队的一个考察团出发了,他们将赴印度进行“游学”,为中国软件企业赴美招商铺路。
“中国-印度软件产业高峰会”创立本身就是为了促进中引软件业的交流,更多的则意在向印度软件业学习发展之策。
而选在2月14日,这个被西方国家称为“情人节”的日子,不知道国家发改委也是否赋予了特殊意义。
近几年来,印度软件业在国内一直被众多人所推崇,认为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应该积极向印度学习,如此可以少走不少弯路,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不可否认,在当前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下,印度的软件产业发展对我们极具挑战性,他们所拥有的软件企业规模和产值都将我们远远抛在后面。
可问题在于,我们所提倡的,所要学习的所谓先进经验,是否是我们真正需要和值得学习的呢?
印度软件产业,现在绝大多数做的就是软件外包业务。软件外包业务即指企业战略性选择外部专业技术和服务资源,以替代内部部门和人员来承担企业IT系统或系统之上的业务流程的运营、维护和支持的IT服务。也就是说接包企业根据发包企业的要求,对其企业的相关IT系统进行开发、维护。在这一点上,象当前infosys等印度大型软件企业也是如此。用华信负责人刘军的比喻来看就是,“说是做外包,工作大部分都是编码、测试,说白了就是照着客户列好的公式算答案。”挣的都是辛苦钱。
所谓印度软件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也就是走软件业发展的“贸工技”道路。这也正是印度软件业发展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帮别人开发软件的阶段,是印度人参与软件生产的过程。第二个阶段是印度得到国外的订单,建立自己企业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现在许多欧美软件企业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利用印度人才和低成本及沟通无障碍的优势,一同发展印度软件产业。
如此做的好处不言而喻,可以赚到一些钱,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发展。但本质无非是给人家打工,不可能拥有自己的最大利益,一旦交易完成,利益也就结束了。有谁愿意把企业内部的核心技术交托给一个“外人”去处理呢?尤其是象欧美这样十分重视核心技术的国家。事实上,印度至今仍没有一款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优秀软件品牌。因为印度软件企业只是给西方软件公司做“打工仔”,这使众多印度软件企业既缺乏核心技术又缺乏品牌形象。同时,对国际市场过高的依赖性也为行业的稳定发展带来某种潜在危机。
本来软件行业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但结果是印度的信息产业整体还是落后,各行各业的企业、人民的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和科教,乃至国民素质,并没有像美国等国家那样从软件业和信息产业中获得实质性的发展效益。这也说明了印度软件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其实,印度软件企业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应该是我国现在制造业企业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制造业可谓是收获颇多,但如今的问题已经暴露无疑: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逐步丧失竞争力,被其他具有我们早年所拥有优势的国家所取代,如印度。
王选院士成功的事例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因此,现在我们国家一直都在倡导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而对于软件行业来说,因特网的开放式发展为任何一个国家提供了机遇。
而且,软件业比印度发达和成功的国家还有很多,至少美国肯定是!
所以,中国的软件业发展,学什么也别学印度,也来一个“Made in China”,那与当前国家的科技自主创新是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