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和产业链整合上遇到双重挑战的“盒子”,却被饥渴的IT和家电厂商们寄予了厚望。市场上也频频传来某大牌厂商发布“盒子”的消息,但是消费者对“盒子”的反应是:用脚投票。
“盒子们”前赴后继
经过市场试探,一年前极力鼓吹“盒子”概念的盛大,已经悄然收缩了战线,将其主要的力量又回归到了内容服务上。
北京中关村科贸大厦一层,盛大宽带娱乐中心体验店里,摆满了承载着盛大家庭娱乐中心战略梦想的盛大易宝(EZPOD)。若大的店里只有一台标有EZ STATION、貌似DVD的“盒子”,接在一个大屏幕等离子电视上做演示。据店员介绍,这只是一台做演示用的机器,盛大“盒子”在北京还未上市,就连她也没有见过真正的“盒子”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重要的力量都放在了推广易宝上,因为考虑到很多家庭都已经有了电脑,所以易宝更有市场。”
与盛大放弃硬件,专注于由遥控器和软件套件组成的盛大易宝不同,长虹朝华、同方、TCL、方正以及海信等厂商已经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盒子”或者数字家庭概念的电脑。
去年以来,家电和IT厂商纷纷出手,似乎“盒子”江湖马上就要展开一场商业厮杀,但是他们摆好了架势,就是没有一个动手的理由――因为消费者根本不清楚他们为什么把架势拉这么足。
早在1999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就向中国人推销过他的“盒子”――维纳斯计划,最终也只落了个铩羽而归。
今天,虽然网络宽带和各种软硬件条件比7年前都有了不小的提升,但是中国的“盒子们”似乎正在经历过去“维纳斯”所经历过的尴尬。
内容是致命短板
对于“盒子”的市场冷遇,Gartner硬件系统集团首席分析师易磊认为:目前在娱乐终端方面,还没有确立什么样的形式会成为主流。这个市场的启动,取决于消费者对这个产品、理念的接受,但是接受速度并不像厂商想象的那样――通过密集的广告宣传就能加快,这是很花时间的一件事情。
事实上,与消费者的认知速度比较起来,具有吸引力内容的缺失才是“盒子”的致命弱点。
“虽然‘盒子’将各种内容整合起来,但是如果用户购买‘盒子’,用户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易磊反问,“盒子”的目的是给用户提供增值内容,但是用户现在从“盒子”上并不能得到特别的好处,如果想看新闻,有很多免费网站可以看;如果玩游戏,也同样有很多平台可以去玩。那消费者为什么要买“盒子”的账?
“盒子”包罗万象的定位,决定了其必须要整合大量各类内容资源的宿命,与内容提供商的博弈尚且不论,单是内容本身的整合也是不小的挑战。
因此,除了“盒子”本身的问题外,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盒子”构想的理由是:这个产业链的整合难度太大。
“整合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海信数码北京分公司赵晓说。实际上盛大收缩战线,在硬件上退出,说明盛大认识到了问题,开始专注于自己的优势领域。“每个企业都应该摆正位置,做自己专长的事情,否则出力不讨好。”
“因为我们以前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但是没有人响应,所以提出软硬件解决方案,后来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上同道中人越来越多,非常高兴大家能够一起来实现‘盒子’构想,所以盛大又回归为内容提供和服务商。”盛大发言人诸葛辉对此前盛大软硬通吃的做法做出如此解释。
IT和家电厂商寻求突破的诉求
尽管目前“盒子”的定位比较尴尬,形势不太明朗。但是仍有众多IT和家电厂商为其捧场,原因何在?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各企业无一例外地表示看好“盒子”的未来,现在进入是为了培育这个市场,先进入者就可以成为将来市场的先获利者,如果等市场完全启动了再进入,会错过第一波销售浪潮。
但是,“盒子”市场尚未启动,大家却争相进入,其本质原因却是目前IT和家电厂商共同遇到了发展瓶颈: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稀薄,急需抓住能够推动业务发展的突破点。
赵晓坦言,家电和PC企业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所能够利用的市场变量已经不是很多,“从去年开始,各个厂商都在反思自己的做法,希望寻找到新的突破口。”赵说。PC前几年主要依靠硬件的升级换代来推动用户的购买,这两年硬件的推动力开始弱化,家电厂商更是备受价格战之累,所以IT和家电厂商寄希望于出现能够激活市场的变量。
于是,即使“盒子”远没有被消费者接受,但是仍然获得了这些饥渴厂商们的捧场,其中一些厂商对“盒子”同样持有保留态度。
正如长城电脑刘仁刚所说,首先各厂商对“盒子”设想还是认同的,因为这是一个方向,更重要的是因为目前IT和家电企业的同质化竞争,大家都需要寻求新的刺激点来突破。
注:“盒子”指新一代数字家庭娱乐平台,也称机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