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诚然重要,但商用才是终极目的,当有了标准,却没有让用户满意的高性价比产品做支撑,再好的标准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如今被拔高已久的国标TD-SCDMA似乎正遭遇如此之尴尬。
日前据《每日经济新闻》披露,通过内部渠道试用的TD-SCDMA制式3G手机普遍存在15分钟过热现象,原因主要是芯片功耗太高,太热又影响手机稳定性。而手机发烫和芯片的制作工艺有一定关系,通常来说,3G手机一定要采用0.13微米以上的工艺才比较好。但现今的设备终端制造商考虑到3G市场不成熟及资金投入等问题,往往采用了0.18微米的工艺。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技术问题很可能将TD-SCDMA制式3G手机商用期拖后到明年底。
联想此前信产部宣布TD-SCDMA为中国通信行业标准,紧急叫停中国移动、电信、网通三家运营商违规建设的WCDMA试验网,通过政府强力来促进国产标准TD-SCDMA在未来3G市场中的地位,以及近日关于TD-SCDMA实地测试地点的出炉(电信于保定,移动于厦门,网通于青岛),都意味着TD-SCDMA将成为3G商用的主流,也意味着很快就会向用户放号,并向运营商颁发第一个牌照,暂且不论牌照颁发给谁,都首先需要考虑如何解决终端商用的障碍问题。
终端商用首先涉及的就是手机性价比是否适宜,广大的消费者是否愿意自愿花钱升级的现有的设备,试想一款虽然在理想状态下超乎寻常的3G手机却丝毫在功能上敌不过如今的2G、2.5G、或2.75G的产品,消费者又凭什么多花若干资费去享受“空中花园”的乐趣呢?
媒体通常宣传3G手机能看电视、能视频通话、能上网、能高速传输流媒体文件,速度快、应用呈现多样化,可这些是否是用户真正关心的呢?考虑到具体的国情,老百姓才不会管你是几G的网络,几G的终端,或许他们更关心的是好不好用,价格便宜不便宜,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如今的非3G网络与非3G终端所具备的通话、短信功能已经满足了其沟通需要,至于手机电视、手机支付、WAP等“杀手级”应用根本不干他们什么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怎可能冒然相信媒体宣传、花不菲的银子而去升级终端、换号码,甚至换运营商呢?
终端手机的芯片功耗太高,太热,稳定性不好,只不过是质量症结,通过技术的提高都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或许隐藏在其后的价格、资费、互通互联等深层次矛盾才是今后TD-SCDMA最为头痛的地方。
除此之外,TD-SCDMA虽为国标,但从知识产权专利的角度而言,70%的专利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这意味着稍有不慎,还会遭遇国外巨头利用知识产权大棒卡脖子的情境。互通互联不光是个政策体制问题,更多的是产业链融合成熟与否的问题,运营商获得牌照之后,终端制造商是否能否跟进呢?运营商之间、运营商与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分利是否顺畅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上症结,TD-SCDMA迟早会遭遇商用“寒流”,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