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1999年起就开始使用DIY服务器了。那时候我刚到这家公司,当时用的是IBM的服务器,感觉产品和服务都比较贵。后来我们就陆陆续续自己攒了3台服务器,一直用到现在。” 在北京著名的电子市场――硅谷电脑城的第9层办公楼,北京亚细亚智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细亚)的会客室中,工程师刘建华在公司面对记者时说出了上述一番话。
服务器能否DIY?应该说在很多人眼中答案都是否定的。虽然PC DIY已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可服务器毕竟与PC不同,它的专业性更强、对稳定性、兼容性、可扩展性等方面要求更高。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像亚细亚一样的企业在购买服务器时选择了DIY的方式。
DIY 无 障 碍
自己“抓件”攒服务器,听起来好像和一些发烧友DIY一台PC没什么区别,但真的是这么简单吗?亚细亚的刘建华开玩笑说: “硅谷电脑城的保安都会攒计算机,攒服务器又有什么难的?”
亚细亚的服务器可以说是最纯粹的DIY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是自己直接到市场中“抓”散件再自己组装。“我们的楼下就是电子市场,我们拿货简直太方便了”,说着,刘建华还扬了扬手中的一块网卡,“这不是,我在等你们之前的一分钟刚刚跑了趟柜台,买了一块网卡。”
“其实DIY服务器和DIY PC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不过PC可能比较重视图形显示的性能,而服务器有一块16MB的显卡就可以了,但对稳定性、冗余、散热等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因为我们是一家IT公司,可以说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我们几个工程师都对服务器比较熟悉,所以没什么问题。”
说到自己攒的这几台服务器,刘建华还是比较满意的,“我们当时到市场上抓件的时候,挑的都是一些质量比较可靠的配件,尤其是一些比较容易出事儿的配件我们更是尽量买好的。就像风扇吧,很多品牌机恐怕都不会用质量非常好的产品,可它太容易坏了,所以我们就买最好的。有的服务器已经用三四年了,基本没有出什么大的故障。”
品牌服务器都有保修,哪怕是从攒机商那儿买的服务器也会有售后的服务承诺,可是自己攒的服务器万一坏了,又该怎么办呢?可刘建华似乎并不认为这是个麻烦:“反正我们自己都懂,如果是配件出了问题我们就直接找柜台或者厂家保修呗,反正我们就在他们的楼上,也经常去他们那里拿货,他们一般都不会赖帐的。”
由此可见,服务器DIY的兴起和近几年服务器的高度标准化、配件质量的不断提高、配件市场的不断完善有直接关系。
省 钱
“我的记忆中买品牌服务器的网络公司大多死掉了”,时代超星公司的张慧敏工程师以极其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DIY服务器省钱的深刻感触,以及选择DIY方式的得意之处。
当然,买品牌服务器与公司的倒闭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张慧敏其实是在传达这样一种理念:如果企业不分应用都使用品牌服务器,那就是典型的烧钱行为。其实在很多应用中使用DIY服务器完全就可以了,能为公司节省相当的资金。作为一家数字图书馆,超星图书馆的数据量巨大,共有50多台数据服务器,而其中的大部分是从北京金品高端科技有限公司购买的DIY服务器。
“我们攒服务器主要考虑到价格因素”,北京亚企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研发部高级网关工程师郝小霏先生说。亚企在线从1999年就开始攒服务器,在此之前,他们使用过白牌机以及浪潮、同方的服务器。由于对服务器的需求量比较大(四五十台),买品牌机实在承受不起,于是他们开始DIY服务器。而这些从1999年攒的服务器到现在还在正常使用。“我也愿意买有品牌的服务器,多省事啊,关键还是没钱。品牌服务器配件采取高利润的原则,如果保修期外出了什么故障,连他们的销售人员都会劝你不要维修,而是直接买一台新机器。我们自己DIY的服务器,自己就可以找到价格便宜的配件维修。”看来省钱成为DIY服务器能够给用户带来的最直接也最现实的好处。
价格方面的考虑也是亚细亚选择DIY服务器的直接因素。据刘建华的经验,自己采购配件、自己组装可以便宜很大幅度,如一台中低档配置的服务器比品牌机大约会便宜1/2左右(注: 用户说法未经验证),即使比起从攒机商那里拿货,也会有1/5的价格差。如此大的诱惑,很难有人不动心。
即使是价格战之后的现在,品牌服务器的价格还是稍嫌昂贵,而且一旦需要升级产品就面临高TCO的问题。为数不少的品牌服务器厂商都推荐(或要求)用户使用原装配件升级服务器,否则厂商就可能找到种种理由拒绝提供后继的各种服务(尤其是免费服务),或者推卸责任。这些品牌服务器的原装配件价格肯定明显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这就使得升级及维修的费用都逐级攀升。而且在原本应当是品牌服务器强项的服务与支持方面,用户的怨言也颇多。在这种情形下,DIY服务器在中低端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市场空间。
DIY服务器的存在有着自己的理由,品牌服务器的高额利润支撑起了DIY服务器生存的空间。
灵 活
灵活是DIY的精髓,对于这点我们最容易看到的是产品本身的灵活性,当用户DIY服务器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配置甚至选择配件的品牌,然而对于使用过DIY服务器的企业来说,他们所感受到的最大的灵活是服务方面。
时代超星公司在购买DIY服务器的同时也在使用品牌机。2002年年底,该公司一台国外著名品牌的服务器因为风扇故障宕机了,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小的毛病,但结果维修人员告知此型号的风扇国内暂缺货,需要从国外订,而且价格不详,直到现在这台服务器还没修好。
同样有一次一台DIY服务器宕机了,DIY服务器的供应商立即派了一个人和超星的工程师直接赶到托管的机房。经过检查也是由于风扇故障导致CPU过热而宕机,当天就更换了风扇,服务器又开始了正常运行。两相比较之下,时代超星公司觉得DIY服务器厂商的服务则要灵活得多。因为如果服务器的某个配件坏了,他们会比较及时地进行维修或替换,实在不行就提供代用机。而品牌服务器如果要提供代用机的话,要经过很多程序,比如要检查机器出现问题的程度、是否有必要进行替换、还要核对经销商,尾大不掉――时间都被繁琐的手续耽误了。不过,张慧敏也提到了DIY服务器供应商不能提供24小时的服务,但是他认为品牌服务器也不能在晚上派人上门,电话服务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在人们的印象中,服务是品牌机的一大优势,但事实上很多用户在实际中感受到的并非如此。很多大品牌也许是由于程序繁多,用户往往需要等待,甚至被推来推去。相反,很多已有一定规模和信誉的攒机商反倒以灵活机动以及更加人性热情的服务得到了用户,拥有良好的口碑。
生机勃勃的DIY服务器市场正好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服务是国内市场品牌服务器厂商的一个软肋。
不 稳 定
DIY服务器的性能其实并不会差多少,人们对它最不放心的地方就在于其可靠性,而事实上,没有经过严格测试的服务器确实不能给人吃定心丸。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企业将DIY服务器应用于一些非关键应用。像亚细亚公司的服务器虽然也24小时开机,但只是用于公司内部的网络办公、代理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等。
在清华同方公司教育咨询本部数字媒体部(以下简称“同方数字媒体部”),品牌机、DIY等各种层次的服务器都在使用。DIY服务器主要被用于内部的研发和测试,上班打开,下班就关掉了。而同方数字媒体部给客户做方案时提供的都是品牌服务器或泰安、超微这些主板厂商出品的服务器,个中原因就是陈玉鹏经理所说的,“我们不会用DIY服务器去冒那个风险。如果拿DIY服务器给客户,存在着质量风险。我们进行招投标的话不会使用DIY。” 陈经理解释到,他们做系统集成时考虑的是性价比,用品牌机或是DIY对于他们的利润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因为是给客户用,所以就要承担责任,因此当然愿意采用质量有保证、有现场维修服务的产品,DIY服务器是不会考虑的。虽然陈经理承认那些大的品牌的确存在着服务响应速度慢、配件昂贵、升级比较麻烦等诸多问题,但由于对可靠性没有做过测试,因此不敢拿来做项目。
我们采访的很多企业都是先买一两台DIY服务器试用,然后才大量购买。在时代超星公司中,那些DIY服务器运行得如何呢?张慧敏告诉我们,这些DIY服务器在散热性等方面不如品牌机,这要归结于当时攒机时所奉行的力求节约的精神,所以感觉硬件没有品牌机的质量好、寿命长。使用最长的DIY服务器虽然也运行了四五年了,但其间更换了一些配件。
DIY服务器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很多,一方面用户自己直接去市场抓件确实有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很多用户觉得买DIY服务器就是为了便宜,所以往往不愿意选择质好价高的配件,再加上没有严格的测试手段,这样也就埋下了质量隐患。
不 简 单
“如果服务器数量比较少,而且公司技术实力不足的话,我认为还是选择品牌服务器比较好,因为DIY需要用户自己参与一份”。虽然时代超星对DIY服务器的评价很高,但张慧敏还是很中肯地提出了建议。因为在DIY服务器的过程中,超星自己的技术人员也必须参与其中,不像品牌机那样把所有的责任都交给厂商。而且,服务器出问题后用户自己的技术人员首先要赶到,并要有一定经验进行初步的故障诊断。
另外,张慧敏也提到,刚刚DIY好的服务器会比较麻烦,因为需要花一段时间进行测试和调整,有时会出现硬件之间的冲突问题,或者出现软件和硬件之间的不兼容问题,一旦出现上述问题,查找、解决起来就非常复杂,不像品牌服务器那么省事。
所以想选择DIY服务器的企业,一定得有熟悉服务器的高水平IT管理人员,并具有充足时间承担维护工作。
写在调查之后
买品牌服务器还是DIY?这取决于你的资金状况、技术水平、应用的关键程度、服务器部署规模等诸多因素。
我们认为,首先要看应用的关键程度和服务器部署的规模。
DIY服务器的可靠性没有保证,只有非关键应用可以使用DIY服务器,这样一旦服务器宕机也不会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层和后台数据库,在电信、金融等行业的7×24小时关键业务中,要避免使用DIY服务器。
DIY服务器缺乏智能管理功能和快速部署能力。在大规模部署服务器的项目中,DIY服务器会带来管理维护方面的很多复杂问题。
如果应用环境属于非关键应用,服务器部署数量也不大,那么要看企业是否拥有高水平的IT管理人员承担服务器日常维护工作。在我们的调查中,选择DIY服务器的企业中以IT业居多,像制造业、商业零售业这样的传统行业则更愿意选择品牌机。
是否使用DIY服务器,还要看企业所处地区的IT市场的发达程度,发达的IT市场环境为DIY服务器提供广泛的配件选择和保修、更换等后继保障。在经济不发达地区DIY服务器的份额很少,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IT市场成熟的地区DIY所占的比例就高得多,原因就在于此。
资金问题是众多企业选择DIY服务器的出发点,但在决定是否选用DIY服务器时却是最后一个环节。必须具备上述的诸多条件,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才有理由去选择DIY服务器。
![](/images/load.gif)
IA服务器的工业标准化让服务器DIY成为可能。1998年,一些对硬件相当熟悉的行业用户意识到使用品牌服务器的成本较高,于是开始尝试DIY的方式,比如中科院物理所、清华大学在搭建高性能运算环境的时候都采用了DIY服务器。2000年,DIY服务器开始蓬勃发展,特别是IDC中许多托管的服务器都是DIY产品。
DIY服务器的概念理解起来很容易,但要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很难。在硝烟弥漫的服务器市场上,除了HP、IBM、Dell、浪潮、联想等正规军之外,还有一群游击队也穿插在其中,他们大多没名没姓、人数不多、组织灵活,然而,却有不少用户,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用户选择了游击队和这些没有名字的服务器。这些游击队大多是服务器的攒机商,东家拿一块硬盘,西家拿一个电源。此外,还有具备相当实力,但不怎么在前台露面的白牌服务器制造商(以经营Intel服务器构建模块为主)以及一些借助便利条件自己制造服务器的服务器配件供应商(以服务器主板制造商为主)。正因为如此,不能简单地将品牌机以外的服务器产品都视作DIY,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定方式,有人认为只有那些用户亲自“抓件”的才是,有人觉得小规模攒机商组装的服务器就是DIY,而有人则将没有经过兼容性、稳定性测试的统统视为DIY。其实这样深究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时代超星公司的张慧敏工程师以极其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DIY服务器省钱的深刻感触,“我的记忆中买品牌服务器的网络公司大多死掉了。”
DIY服务器的好处颇为明显,不仅省钱,而且灵活,很多企业都经不住诱惑。
DIY服务器的缺点也同样显而易见:在稳定性方面较差,同时对企业IT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企业在选择时要掂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