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购买报价¥40.20目录:图书,历史与地理,历史,史学理论,历史研究,
品牌:张岱年
基本信息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页码:482 页码
·出版日:2006年
·ISBN:7802280265
·条码:9787802280267
·版次:2006年10月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16开
内容简介
近几年来,国学热潮的兴起说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本书为“中华国学”丛书之《史学卷》,介绍了史学发展变化之历程,以及史学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和各时期学术研究的成果,以独特的视角诠释国学,弘扬中华国学,绵延优秀文化传统。
本书作为一套学术普及读物中的一册,读者对象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士,既有学术研究的参考价值,又有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启迪读者心智的作用。
“中华国学”丛书以中华学术领域中独立成学的形式,对国学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综述,介绍该学科发展变化之历程,以及各学科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和各时期学术研究的成果,以独特的视角诠释国学。读者可寻根溯源,探寻中华文化之本,从而达到鉴古知今,继先哲之遗产,发潜德之幽光之目的。为保证丛书的学术权威性,丛书作者均为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和教授,且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所撰写的文章力求全面、准确、简洁,以3—5 万字的篇幅,对每一学科进行概括性介绍。文章中适当略去了学术著作中的繁琐引证,以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领略精要。 丛书分《史学卷》、《文学卷》、《哲学卷》、《综合卷》、《民族卷》共5卷,计330万字。本书为《史学卷》。
媒体推荐
书评
夫国学者,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既将影响于国家之存亡,是不亦视前世尤芨芨乎!——章炳麟
编辑推荐
近几年来,国学热潮的兴起说明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本书为“中华国学”丛书之《史学卷》,介绍了史学发展变化之历程,以及史学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和各时期学术研究的成果,以独特的视角诠释国学,弘扬中华国学,绵延优秀文化传统。
本书作为一套学术普及读物中的一册,读者对象为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士,既有学术研究的参考价值,又有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启迪读者心智的作用。
“中华国学”丛书以中华学术领域中独立成学的形式,对国学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综述,介绍该学科发展变化之历程,以及各学科的主要内容、代表人物和各时期学术研究的成果,以独特的视角诠释国学。读者可寻根溯源,探寻中华文化之本,从而达到鉴古知今,继先哲之遗产,发潜德之幽光之目的。为保证丛书的学术权威性,丛书作者均为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和教授,且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所撰写的文章力求全面、准确、简洁,以3—5 万字的篇幅,对每一学科进行概括性介绍。文章中适当略去了学术著作中的繁琐引证,以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领略精要。 丛书分《史学卷》、《文学卷》、《哲学卷》、《综合卷》、《民族卷》共5卷,计330万字。本书为《史学卷》。
目录
尚书学
一、最早在先秦时的《尚书》
二、汉代的《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
三、东晋至唐的伪《古文尚书》
四、宋代承用伪《古文尚书》及巨大发展与疑辨
五、元明奉行宋学独尊《蔡传》及继续疑辨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二
《史记》在史学上的重大成就,可以归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撰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在《史记》出现以前,我国古代只有文告汇编、断代编年、地区国别、谱牒世本之类的史书,《史记》才是第一部通史。这部通史,在时间上记载了自远古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以至汉武时代,跨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并进入封建社会,总共长达三千年的史事;在内容上记载了整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学术、天文、地理以至于医术、占卜等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所以说它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在地域上除主要记述汉武时期国家版图中心地区的史事之外,还包括了周边少数民族和域外国家,视野所及为当时已知“天下”的全部社会生活状况,所以它又同时具有某种世界史的性质。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对这部通史的表述,有着非常明确的划分阶段的特点。依据历史事势的发展,司马迁是将三千年的通史划分为春秋以前、春秋、战国、秦楚之际、汉代五个阶段,并精辟地概述出各阶段的特征,而集中表现司马迁对这些特征认识的是“表”及其序文。代指春秋以前阶段的是《三代世表》,虽然其序文没有关于该阶段的论述的文字,但实际内容是强调了中国本土上世系的产生与延续以及随后影响深远的分封的形成。其他阶段的特征如五霸争雄、七国扰攘、号令三禅、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等,分别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四篇序文中做了明确的论述说明,阶段的划分及其特征的说明,显示出司马迁具有极其高明的历史见解。
同时,在撰史所确定的一些原则上,《史记》这部通史的出现,也影响了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首先是通观原则,后代如直接标明有“通”史特点的《史通》、《文史通义》,《通典》、《通志》、《通考》,《资治通鉴》等,自然有着《史记》通史影响的痕迹,即使其他许多类别的史书,虽然没有直接标明“通”字,但也在不同性质不同程度上是受着《史记》影响的。在中国历史上,是否具有通识,常常是评论史家史识高低的重要标志。其次是统系原则,《史记》是记述统一、强调统一、歌颂统一的,它首先在思想上确立了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各朝各代的前后连接上,《史记》第一次建立起了中国自黄帝以来朝廷的正宗统系,这反过来又有利于在政治思想上肯定统一,保证统一。后代史家在处理分裂与统一关系的时候,即使是天下处于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