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郑旺盛著
基本信息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7806234535
·条码:97878062345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0开
内容简介
刘青霞1877年出生于河南安阳蒋村一个官宦之家。其父马丕瑶曾官至两广巡抚,颇有政绩;其兄马吉樟曾官至翰林院编修、湖北按察使、袁世凯总统府秘书、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
1894年,十七岁的刘青霞嫁于开封尉氏县人称“刘半县”的大地主刘耀德为妻。刘家乃中州第一富豪,拥有土地三十万亩,门前高悬“双千顷”大黑匾,南京至北京,开设钱庄、当铺、商铺一百五十余家,资财千万计。
……
刘青霞虽为女儿之身,却有男儿气概;虽拥资千万,却不甘做守财奴;虽偏居一隅,却胸怀天下。1906年,刘青霞随其兄马吉樟东渡日本求学……
作者简介
郑旺盛,男,1966年10月生,河南省襄城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著有长篇纪实文学《中日民间索赔第一案》、女杰系列《大晋女杰荀灌娘》、《大唐女杰花木兰》等书约二百余万字。其报告文学作品曾荣获《人民文学》中流砥柱报告文学征文银奖和《中国作家》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优秀报告文学奖。
让生命与文学结缘,注定要经受诸多的磨难,这似乎是一种必然。也许,这正是他经历坎坷与磨难的根源;也许,这正是他追求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根本。他始终坚信:世界上没有什么高贵与骄傲的东西比我们民族的文化更加神圣,有文字引领的人生终将熠熠生辉,魅力永恒。
媒体推荐
后记
一
人生路千条。
而我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写作。
我是那种认准道路就决不回头的人。也许,这正是我经历坎坷与磨难的根源;也许,这正是我追求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根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创作,如生命之神,引领我走出迷雾和困境,走入文学的殿堂,看到了生命的壮丽和永恒;创作,又如一叶扁舟,乘风破浪,将我引向辽阔的沧海,使我看到了博大和深邃,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和灿烂。
这么多年的追寻之路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东西,并使我明白了自己的选择是极具挑战的人生。让生命与文学结缘,注定你要经受诸多的磨难,这似乎是一种必然。
写作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一个作家要拒绝这个社会金钱的诱惑而忍受贫困与寂寞去坚持写作,则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种执著的精神,没有一种崇高的责任感,没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文学的钟爱,单凭一时的激情或爱好,写作之路迟早要一败涂地。
走这条路,我从未有过贪图享受的虚荣之梦。不管是顺境或是逆境,我从未对写作的选择动摇过,而且矢志要做一位真正的作家,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创作出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优秀作品。
在写作这条路上,我经受磨难,却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人生的精神,就是“凤凰于火中涅架”般的壮丽。
我真感谢文学给我的宝贵的精神。我觉得,人只要拥有一种坚强的精神,人的一生就永远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就会执著地为自己神圣的理想和信仰去奋斗,永远充满搏击的勇气和信心,一往无前。
顿悟人生:金钱能使你高贵吗?财富能使你高贵吗?权力和仕途能使你高贵吗?也许如此!但世界上有什么高贵与骄傲的东西能比过文字的魅力和永恒呢?……
本书在采访过程中,得到了郑州、安阳、开封、尉氏等地不少单位和贤达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尉氏县的王小秋先生,向搜集、整理刘青霞史料的尉氏县政协和诸多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本书在写作和出版过程中,河南文艺出版社给了我高度的肯定和巨大的支持,责任编辑李恩清老师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令我永志不忘。
本书的顺利写作和出版,使我由衷地激动和欣慰。我满怀敬仰的心愿将此书作为最崇高的礼物献给民主革命的先驱刘青霞女士,以告慰女杰在天之英灵。
作 者
2003年6月26日凌晨
目录
引 子
第一章 书香门第 官宦之家
第二章 豪门巨富 名震神州
第三章 珠联璧合 门当户对
第四章 豪门阔少 一掷万金
第五章 国家破亡 暗无天日
……[看更多目录]
文摘
书摘
杨氏见状,回头给青霞擦了眼泪,说道:“算了,算了,天下哪有不吵嘴的夫妻,我累了,要休息去。”
说罢,起身往外走,青霞赶忙搀扶杨氏,杨氏见青霞气已消,脸上挂着笑走了。
杨氏走后,刘耀德见青霞脸上又见阴云,知道还在生他的气,想想自己拿青霞也没办法,为息事宁人,只好又向青霞赔不是,青霞才算消了气。二人和解后,青霞对刘耀德说:“只管赚钱,不问国事,青霞做不到,青霞从小就知道一个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若非女子,我早就从戎报国了。”
刘耀德从此知道了妻子青霞并非一个弱女子,而是一个胸怀很大的女人,内心突然涌出了几分敬意。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霞,今后我会跟你一样的。”
听了刘耀德的话,青霞禁不住笑了。
冬去春来。
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
正是春暖花开时节。刘耀德决定携夫人青霞到开封、北京、南京转一圈,一来与自己貌若天仙的夫人游山玩水,二来让她见识见识刘家从北到南遍布半个中国的各种各样的生意,三来让她一步一步熟悉自家分布各地的生意和管事的掌柜,以便慢慢学会管理刘家巨大的产业。
春三月初三,是出门的良辰吉日。刘耀德和青霞辞别杨氏老夫人,踏上了远行的路。随行人员有:保镖周铁山、刘大虎;丫头雅春、雅秋;另有大轿一乘,轿夫十二人,良马四匹;马车一辆。马夫一人。
此行首站开封。
一行人不紧不慢,边看春景边前行,路过朱仙镇时,青霞让轿夫停轿,与刘耀德一起去岳王庙拜岳飞。
拜过岳飞的像,走到秦桧夫妇跪立的铁像前,青霞不禁骂道:“一对狗男女,全是卖国贼,狠心杀岳飞,千古落骂名。”
刘耀德闻听青霞此言,脱口说道:“夫人骂得好,骂得好。这对狗男女,作恶多端,终落此千古骂名,真是罪有应得。”
走出岳飞大殿,来到院中的碑墙处,青霞一眼就看见了刻于碑墙上的岳飞的四个大字“还我河山”。走近看,是岳飞书写的《满江红》词和《出师表》,青霞不禁将《满江红》读出声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读罢《满江红》,青霞又读岳飞书写的《出师表》……
读罢《满江红》和《出师表》,
……[看更多书摘]
点此购买报价¥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