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通信就在人类的发展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语言的产生到烽火台的出现,无不是为了交流与通信的需要。最早的通信只是为了人类生存的需要,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信的内涵也越来越大,已经不仅是生存的需要,而且是联络感情、交换信息等生活必需的工具和方式了。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的不断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话、手机、电视等通信工具了,一旦通信网络发生故障,都会给一部分人造成工作和生活上的极大不便,有时还会引起社会混乱,甚至会危及到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关键时刻(如重要节假日、飓风、洪水、地震、瘟疫乃至战争等)如何保持国家、政府、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信,也就是如何发展应急通信,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应急通信的特点
1 需要应急通信的时间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无法预知什么时候会需要应急通信。也就是说,需要应急通信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人们根本无法进行事先准备。有谁会想到在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的大楼会遭到恐怖袭击呢?
有些情况下,虽然人们可以预知需要应急通信的大致时间,但却没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应急通信的准备。如2002年9月11日,虽然从气象台预先得知了强热带风暴“黑格比”袭击将会香港的消息,但是从气象台发布台风信息后的12时至下午4时,所有固网和移动电话服务系统仍然出现了严重拥塞,造成了香港通信大瘫痪。
只有在极少数可数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预料到需要应急通信的时间,如重要节假日、重要足球赛事、重要会议和军事演习等等。2002年中秋之夜,广州及珠三角若干城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网络就普遍发生了大塞车现象,多个时段的网络通信陷入瘫痪,直至次日凌晨才完全恢复正常。
2 需要应急通信的地点
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确定的需要应急通信的地点。这些地点包括城市的高话务区域,例如体育场、广场、会议中心等,韩日世界杯时,北京电信就将10辆应急通信车开到了汉城赛场。
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应急通信的地点也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的地点如水灾、火灾、瘟疫、郊外大型活动以及恐怖袭击等一些场合,尤其是犯罪分子可以在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络散发病毒或入侵服务器等设备。
3 应急通信的容量需求
我们先看下面一组数据:
据有关人士估计,2002年中秋之夜广州及珠三角若干城市出现网络堵塞当天,全省一天的短信发送量预计将超过1亿条。
2002年9月11日强热带风暴“黑格比”袭击香港期间网络阻塞时,固话的通话量就高达26000多万个,移动电话的通话量为1400多万个,而平日里繁忙时段,固话和移动电话系统的通话量各为每小时400多万个。
2001年9月11日,就在美国纽约的世贸中心大楼被飞机撞击的消息在电视上播出不久,东海岸地区的电话通讯陷入停顿状态,几个大型的Web新闻站点也发生混乱;在上午10点到11点之间,全国移动电话运营商Cingular无线公司的网络电话通信量比正常情况高出400%;纽约地区和华盛顿特区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都出现了严重阻塞,其中移动电话呼叫骤增了200%~600%;中美之间的越洋电话也骤然增加,只有约三成电话接通。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通信突发时,容量需求增长了数倍之多,人们根本无法预知需要多大的容量才能满足应急通信的需求。
4 应急通信所需的网络
人们在进行应急通信时,需要什么类型的网络并不确定,有时是固定网,有时是移动网,有时是卫星网络,还有时是互联网。
一般情况下,固定电话网络都是应急通信的所选网络,原因在于其费用较低、容量较大。但是固定电话也有其不足,就是固定电话受到线缆的限制,并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只要是在移动通信覆盖区内,人们就可以在移动过程中进行通信,非常灵活方便,再加上手机价格和移动通信的费用也都已经逐步降低到普通民众所能接受的水平,这使得移动电话网络在应急通信中逐步占据了主力位置。
然而,移动通信的覆盖范围和所能承载的业务毕竟有限,有时人们不得不借助卫星来实现应急通信。卫星通信通信距离远,且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其灵活机动的独特优势,能够以优异的性能及迅捷的速度实现在地面传输手段无法满足的地点之间的通信,非常适合应急通信的需求。特别在面积大、地面通信线路不发达的地区,卫星通信手段更能提供性价比最优的解决方案。2001年2月9日中美海底光缆发生阻断以后,中国电信就同国际卫星组织联系紧急租用国际卫星电路、同国际其他电信运营公司联系选择迂回路由等,以减轻光缆中断所造成的影响。
与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相比,互联网应急通信可能并不会被大多数人所了解。但互联网在应急通信中却的的确确地发挥中作用,而且其作用与它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互联网作为通信网络不仅仅在进行E-mail、QQ、短消息之类的传递,而且还传递着其他种类繁多、数据量超大的信息。在韩日世界杯比赛期间,一些著名的新闻网站(如英国广播公司、法国电视一台和足球365等),打开一个网页甚至需要好几分钟的时间,使球迷们好生烦恼。第二,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今年非典期间,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所起的作用几乎是有目共睹。第三,计算机网络一般都是与互联网相连的,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国家军事及经济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更是如此)。这些关键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讯、电力系统、天然气与石油储运系统、银行与金融系统、交通与供水系统,以及应急服务(包括医疗急救、公安、消防和救援行动)系统等。一旦控制上述基础设施的计算机遭受攻击而失灵,其结果可能造成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社会功能的部分或者是完全瘫痪,有时可能会对整个世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在冲击波病毒爆发期间,情况就是如此。金山副总裁王峰2003-08-15介绍说,仅在过去的12小时之内,金山毒霸反病毒中心以及其分布全国的10个应急站就收到了3万个求助电话、每小时接收并回复求助短信5000个、而其应急人员每人每小时要回复100个求助邮件。
不管是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卫星网络,还是互联网络,都可以用来独立进行应急通信。但有的时候,如果某种网络出现通信故障或业务量过大时,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通信网络来应急。不仅如此,有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将几种网络联合起来,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以便更好地完成更复杂的通信任务。
二、应急通信技术标准研究现状
目前有许多国际性的组织都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技术标准研究,包括ITU-T、ITU-R、ITU-D、ETSI、ISO/IEC、IETF、T1/TIA、3GPP及3GPP2等等。下面主要介绍一下ITU-T的研究情况。
ITU-T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了应急电信业务ETS(Emergency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的焦点为减灾通信TDR(Telecommunication for Disaster Relief)。ITU-T制订的第一批ETS/TDR建议包括建议E.106《对国际应急优选方案(IEPS)的描述》和草案建议F.706《对国际应急多媒体业务(IEMS)的业务定义》。
ITU-T有很多研究组和课题参与了对ETS/TDR的研究。SG2负责研究ETS/TDR业务和操作要求和定义以及国际互联;SG3研究政策和管制方面的问题;SG4负责研究ETS/TDR网管方面的问题;SG9负责研究CATV网络的能力;SG11负责提出为支持ETS/TDR能力在信令方面有哪些要求;SG12研究ETS/TDR能力服务质量和性能方面的要求;SG13负责ETS/TDR的网络体系结构和网间互通的问题;SG15负责提出传送层的性能和可用性对ETS/TDR能力的影响;SG16负责研究用于ETS/TDR能力的多媒体业务体系架构和协议以及ETS/TDR的框架;SG17负责与ETS/TDR相关的安全性项目以及如何对使用者进行鉴权的问题;SSG负责研究为支持ETS/TDR能力3G移动网络的一些特征以及它们与其它网络的互通要求。
自2003年6月开始,ITU-T SG2已经开始制订应急通信业务要求的建议,并计划2004年1月提出能够满足要求的ETS/TDR能力的概念,于2005年发展一个体系框架方面的建议,指出要支持ETS能力需要哪些成份。
另外,ITU-T SG16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新的课题《在应急和减灾操作中对电信业务的使用》,计划由该课题负责ITU-T各研究组之间以及与其它标准化研究组织之间标准发展的协调和综合,以便能够制订出一套全球的、综合的、有关ETS/TDR能力的标准。
三、应急通信发展策略
1完善应急通信响应机制
应急响应,速度是关键。而提高应急通信效率的根本方法就是建设完善的应急通信响应机制。如何建设完善的应急通信相应机制呢?
第一,要建立一体化应急通信管理体系。应急通信本来应该是全国上下一盘棋,尤其是党政军的指挥通信、抢险救灾、以及电视转播等更是如此。以前,我国电信是整体运营,应急通信也主要是使用固定通信,自然可以统一指挥。现在,我国电信改革后形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卫通和中国铁通等公司独立运营的局面,固定通信网络也被划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固定网络应急通信也自然被分成南北两半,卫星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也分别由不同的公司经营,在应急通信中初显神威的互联网络服务经营方式更是复杂。在如此复杂的全新环境下,如何能够做到在应急通信中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二,要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虽然一般情况下需要应急通信的时间和地点都很难确定,但其中总会有规律可循,通信部门要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做到重要时间、重要地点要重点准备,重要部门要重点防范。各级政府和通信部门都要针对可